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羅曉

報社編輯,本科學歷,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被省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

你現在的位置:農機通首頁>>農機博客>>羅曉>>國際化經營>>

日美貿易摩擦的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收藏

 

     

  (推薦)

  

  日美貿易摩擦的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

 

作者:李光輝 研究員 (商務部 研究院 科研部 主任)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的同時,貿易摩擦也在加劇,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以及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頻繁發生。進入21世紀這種趨勢仍在加強,我國作為世界貿易大國,在今后的貿易中,與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摩擦肯定會不斷發展并不斷的擴大。因此,我們要認真地分析發達國家之間的貿易摩擦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特別是日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及早采取應對的措施,制定出長期對日、美的貿易戰略,使我國立于不敗之地。

 

  一、日美貿易摩擦分析

 

  1、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不僅是經濟問題,已經帶有政治成分

 

  日美貿易摩擦從50年代中期開始以來,就未曾間斷過,而且愈演愈烈。戰后初期美國控制日本出口97.4%、進口74.8%。從60年代中期日本對美貿易開始出現順差,1965年日本對美順差僅為4.4億美元,到1969年增到15.6億美元,1972年迅速增加到49億美元,占美國當年逆差的53%(美國商務省發表的速報),雙方貿易摩擦不斷發生。進入80年代,日美貿易順差迅速增加,1987年已經高達598億美元。到了90年代,由于美國對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出現了時降時升的現象(見表一1)。1998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到630億美元,創歷史**高記錄,占當年美國對外貿易逆差1686億美元的27.2%(按美國統計占40%)。其后,一直保持在600億美元左右,2000年突破700億美元,達到705億美元[1]。

 

表一1:90年代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的推移                 金額:億美元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美國的逆差額

 

 846.4

 768

 1044

 1051

 1086

 1101

 1686

 

 

 

 

 順差額

 382.2

 435.6

 501.7

 549.0

 454.5

 325.5

 416.2

 630

 

所占比率(%)

 

 33.9

 39.5

 34.46

 31.19

 23.06

 27.43

 27.2

 

 

 

 

 順差額

 434.4

 496

 594

 657

 591

 476

 651

 674.4

 

所占比率(%)

 

 58.6

 51.3

 38.6

 35.99

 30.47

 37.16

 40.0

 

 資料來源:美國商務省FT900、《日本大藏省貿易統計》、日本《通關統計》

 

 

 

從表一1我們可以看出,日本對美國貿易順差額時升時降,比率總的趨勢是下降的。如果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日美的貿易摩擦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已經成為政治問題。一個國家的經常項目收支如果超過國民生產總值1.5%,就會同主要的貿易伙伴發生“激烈摩擦”;要是超過2%,就會引起對方的報復措施。“如果對一國的貿易順差超過該國貿易額的25%-30%,那就不僅是經濟問題,而是成為政治問題”。從表一所占的比率來看,任何時期都超過20%,美國統計的數字比率**高時所占比率為58.6%,日本統計數字**高時也達到39.5%,說明日美貿易摩擦不僅是經濟問題,也帶有政治問題。

 

  2、貿易摩擦的領域不斷擴大

 

  日美貿易摩擦以纖維產品摩擦拉開序幕,逐漸從鋼鐵、大米等低級產品向汽車、航空材料、電信等高級產品擴大,并逐漸要求市場開放。

 

  纖維制品的摩擦拉開日美貿易摩擦的序幕。日本的纖維制品從50年代中期開始出口到美國,隨著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不斷引起美國企業和政府的不滿,并遭到美國國內反傾銷的訴訟。經過兩國政府的談判,于1957年簽訂了《日美棉織品協議》。60年代以后,日本合成纖維工業迅速發展。從此,日美貿易摩擦正式開始。

 

  鋼鐵制品的摩擦使美國企業感到恐慌。日本鋼鐵的產量在戰后初期,只有50萬噸,1953年增至700萬噸,1961年超過美國,1964年超過德國,達到世界**流水平。60年代,日本出口到美國的鋼鐵離岸價比美國廠家的價格低15-40%,且源源不斷的出口到美國。1967年,美國從日本進口的鋼鐵占美國鋼鐵總需求量的15%,1969年,這一比率迅速升至42%。這就引起美國企業的恐慌不安,為了控制日本鋼鐵的進口,美國政府一方面向日本政府施加壓力,進行交涉;另一方面,大力推進美國鋼鐵的現代化、大型化、降低成本,對抗日本企業的“入侵”。交涉的結果,1985年達成協議,禁止日本9種鋼鐵商品進入美國市場。但導致美國鋼材的價格高于日本鋼材價格的15-30%。從此,日本鋼材出口到美國的數量暫時得到控制。

 

  汽車是日美貿易摩擦的核心所在。日本的汽車行業在戰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1955年,日本的轎車年產量只有3萬輛,1965年則增至70萬輛,1967年日本轎車年產量猛增至315萬輛,躍居世界第二位。1980年,超過美國而居世界第一位,年產量達到700萬輛。而這一年,美國年產量為630萬輛,西德為350萬輛,法國為290萬輛。據美國公布的數字,日本汽車商從70年代開始至今在美國銷售的汽車數量合計有4000萬輛以上。在日本對美的貿易順差中,汽車的比率始終居高不下,1989年占40.5%,到1994年猛增到60%,金額為370億美元。從日美汽車貿易摩擦開始,日美的談判就幾乎沒有間斷過。1979年談判的結果,日本同意自動限制對美汽車出口量。1993年,克林頓在《美日框架協議》中,要求日本進一步開放汽車市場,并為減少沒有順差確定數字指標。1995年6月,雙方終于達成《美日汽車及零部件協議》,日本將放寬對汽車配件市場的管制,增加購買美國國產汽車配件數量。美國放棄過去一貫堅持對日出口汽車、零部件及日本的車檢制度等設定的數值目標的要求。但這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日美汽車的貿易摩擦。

 

  彩色電視在美國市場占有較高的市場份額。從60年代開始,日本的彩色電視企業迅速的發展起來,并開始出口。1968年,出口額僅為9.6億美元,1980年出口額達到50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增加迅速,日對美彩色電視機**高時曾達到占美進口彩電數的90%占居美國彩電市場的30%以上的份額。在日對美彩電出口不斷增加的同時,日美之間的彩電摩擦不斷發生,直到日美《維持市場秩序協定》簽訂后,日本才被迫采取對美出口的自動限制措施,日美彩電摩擦才平息下來。

 

  電子通訊產品的摩擦是日美摩擦的中心。日美電子產品的摩擦**早開始與半導體。美國的半導體產業曾經在世界占有領先的地位,但到了70年代以后,受到了日本企業的挑戰,日本產品逐漸占領了美國的市場,并不斷的取得國際市場的份額。隨著日本通訊事業的迅速發展,日本電子產品從產品質量的技術都達到世界**流水平,產品開始暢銷國際市場。在對美出口的過程中,與美國發生尖銳的貿易摩擦,雙方時而摩擦激烈時而摩擦緩和。但一直沒有中斷過。

 

  除以上幾個領域外,日美貿易摩擦的領域正在逐漸擴大。目前,摩擦的領域已經從80年代的汽車、鋼鐵、彩電、電子、航空、港灣轉向大米、大型計算機、汽車零部件及燃料、玻璃等領域。

 

  3、 日美摩擦不會消除

 

  日美的貿易摩擦不會消除,必將隨著日對美順差的不斷增加而爆發。1998年底和1999年初,美國決定對進口日本熱軋鋼板征收懲罰性關稅,進口廠家也需向海關繳納保護金。**后,由于日本自動減少了對美的出口,才得到平息。日本對美出口僅有238噸,為上年同期的1/350,出口幾乎為零。

 

  大米是美國對日出口的主要農產品,1998年底,日本決定對進口大米征收1000%的關稅,美國對此表示不能容忍。1998年12月,日本對大米關稅進行了調整,美國產大米的關稅約為350%。大米摩擦暫告一段落。1999年3月29日,日本通過糧事法修正案,4月份實施,摩擦又起。

 

  大型計算機的摩擦。1998年底,美國ITC認定,由于日本大型計算機出口到美國,使美國大型計算機的價格下降,對廠家造成危害。同時,美國商務部也認定這是對美的傾銷,雙方摩擦逐起,雙方對薄公堂,結果以日本的敗訴告終。

 

  除此之外,進入1999年以后,日美之間還發生了日美平板玻璃摩擦、日美植物檢疫糾紛、日美電器通訊摩擦等多起貿易摩擦。

 

  從以上的摩擦可以看出,日美貿易摩擦涉及的產品范圍越來越大,技術層次越來越高。美國對日本的要求從增強進口到開放市場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從單項商品到全面摩擦。

 

  二、日美貿易摩擦的原因

 

  日美貿易摩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兩國不同的產業結構、經濟政策以及市場戰略。

 

  1、易立國是戰后日本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

 

  對外貿易在一個國家經濟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列寧在分析國外市場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意義時曾經指出:“沒有對外貿易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不能設想的,而且的確沒有這樣的國家。”日本也不例外,對外貿易是日本生存攸關的重大問題。日本是一個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要發展工業,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材料,而要進口大量的原材料,就必須擴大商品的出口來獲得外匯,這是日本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前提條件。戰后,日本置于美國的控制下,全面依賴美國。根據日本第一次《通商白皮書》的統計,在1945年9月至1946年12月間,日本對美國的出口占日本出口總額的77%,從美國進口占日本總額的97.5%,而出口額只有進口額的1/3左右。進入60年代以后,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進展,日本的對外貿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在1950年-1975年的25年間,日本出口貿易擴大了67倍,平均增長率為19%。進口貿易擴大了58倍。在日本出口中,美國是其主要的出口市場,50年代主要是紡織品和其他輕工業品,60年代起重工業化學工業品迅速增多,到70年代初已經占對美出口總額的70%左右,并且都是高附加值的工業品。隨著日本技術的不斷革新和提高,向美出口的品種越來越多,數量也越來越大,美國成為日本**大的出口市場。而進口主要是來自亞洲價格較低的初級產品。這種對外貿易的特殊的結構,造成日美貿易順差不斷增加,日美矛盾不斷加深,摩擦始終不斷。

 

  2、市場戰略是日美貿易摩擦的又一主要原因之一

 

  日本國內市場狹窄,資源短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日本要使經濟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有廣闊的國外市場來支撐。戰后不久,日本就把美國市場作為日本企業進軍的主要戰場。并經過詳細調查后,制定出具體的對美市場戰略。這一戰略是由產品戰略、價格戰略、銷售戰略和宣傳戰略構成。繼之以多性能、低價格、高質量的輕薄短小產品,從薄弱環節為突破口,打開美國的市場,使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給美國企業造成嚴重的沖擊,摩擦不斷的發生。同時,日本對本國市場又采取保護性戰略,使美國產品很難進入日本市場。這與美國推行的全球市場戰略發生尖銳的矛盾,美國一再要求日本進一步開放市場,更多的進口美國的產品。使日美雙方互相指責,矛盾進一步加深,摩擦逐起,一波為平一波又起。

 

  3、不同的經濟制度是造成貿易摩擦的主要原因

 

  日美兩國雖然都是發達國家,但兩國的經濟制度卻不同。戰后初期指導日本經濟的主要理論是“下村理論”,其中“資本產出系數”和“進口依存度”是“下村理論”的兩根支柱,并根據這一理論制定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1960-1970年)。《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實際上是一種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政策,它的目的是通過增加政府投資、擴大公共事業與提高社會福利等途徑,為私人資本的投資創造有利條件,擴大國內市場。其后,日本又先后制定了六個長期經濟計劃。這些計劃的實施使日本實現了世界經濟強國的目標,國際收支從逆差轉為順差。隨著日本對外順差的不斷增加,與美國的摩擦也不斷加劇。同時,日本的百姓的儲蓄大于投資,在國際收支方面也表現為順差。與此相反,美國戰后在凱恩斯經濟學的理論指導下發展經濟,使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強國。這一經濟發展過程中,美國也成為世界上**大的消費國。高消費引起低儲蓄和財政赤字,體現在國際收支上就是逆差。

 

  4、日本經濟的蕭條也是日美貿易摩擦的一個原因

 

  進入90年代以來,日本經濟持續的蕭條,許多主要產業經營不善。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使日本企業更是雪上加霜。1998年,日本經濟的增長率也未能逃脫負增長的厄運,連續兩年出現負增長。日本企業也紛紛倒閉,1998年,共倒閉企業19671家,失業率也連連創歷史**高水平,內需也大幅減少。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企業為轉嫁國內的危機,竭力擴大對國外市場的出口,日對美貿易順差增大。同時,日元貶值美元堅挺,日本對美出口競爭力增強,美國市場進一步受沖擊。于是,雙方互相指責,日美貿易摩擦加劇。

 

  三、日美各自采取的對策

 

  進入80年代以來,日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貿易戰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對此,日美雙方不斷采取對策和措施,反擊對方,維護自己的利益。

 

  1、日本對美國的貿易摩擦對策

 

  在日美貿易摩擦中,日本對美的對策總的來說是一種隨機應變、拖磨兼用、并無定規的對策,**終避免了一次又一次的貿易摩擦,并從中獲得好處。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主要對策:

 

  1)、推行戰略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戰后,日本在對外貿易方面,始終采取戰略貿易保護主義。雖然從1949年12月制定了《外匯及外貿管理法》,對外出口的統制基本取消,但進口貿易一直推行保護主義政策。使日本的一些產業得到長足的發展,有的行業甚至從一片空白變成為**領先水平。如:在電視機、半導體部門,日本已經完全擊敗美國而壟斷了世界市場。在計算機行業,日本已經可以和美國平分秋色。這樣,日本通過推行戰略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之產品與美國的競爭力大大的提高,美國原有的一些國際市場份額也不得不讓給日本產品。即使美國國內的一些市場也沒有辦法,只好忍痛割愛。在日美貿易摩擦和沖突中,由于日本推行戰略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較早,相對“理虧”。在日美貿易談判中,只好處于守勢。

 

  2)、以柔制剛

 

  在日美長期的貿易摩擦中,日本常常采取以柔制剛。日本在對美貿易摩擦談判過程中,表面看來,日本貌似軟弱,常常采取低姿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實際上,在過去的日美貿易摩擦中,在市場上日本處于優勢,在貿易談判上,美國處于優勢。一方面,日本的產品不斷的沖擊美國產品,占領美國市場;另一方面,在摩擦談判上,日本拖磨兼用的手段。直到**后在讓。使日本消除了一次又一次摩擦,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3)、采取迂回戰略

 

  日美的貿易摩擦每次都是美國首先提出嚴厲的制裁措施。日本方面也采取針鋒相對的強硬態度,雙方進行討價還價。抓住美方“理虧”的環節,予以堅決的揭露和批評,給美方造成心里和輿論上壓力。同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加緊在側面進行活動,使之有利于日本的談判。在美國態度十分強硬的情況下,日本為了確保美國市場的份額,首先作出一些讓步,接受美國的一些條件,并促使美國也作出讓步,**后達成對日方有利的協定。

 

  4)、自主出口限制對策

 

  在日美貿易摩擦達成協議后,“對某些商品日本要進行自主限制出口”,以緩解日美貿易摩擦。如:在日美鋼鐵貿易摩擦發生后,日本主動采取對美貿易自主限制,使1999年1月日本對美鋼鐵比上年同期減少25.6%,出口總量僅為23.3萬噸,連續兩個月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同時,日本廠家也表示,1999年對美鋼鐵出口總量能控制在美國的許可數量之內,270萬噸的水平。對那些夕陽產業日本更是讓步于美國,減少對美出口。通過這一措施,使日美貿易摩擦得到緩解。

 

  2、美國對日本的對策措施

 

  面對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持高不下,美國對日本不斷的采取反擊措施,并取得了成效,抑制了日本對美貿易順差的進一步升高,其對策是多方面的,主要的對策措施有以下幾種:

 

  1)、實施“公開的貿易政策”,制定懲罰范圍

 

  進入80年代以來,日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持高不下。美國便廢棄過去長期奉行的自由貿易政策,開始實施所謂的“公開的貿易”政策。一方面對日本實行報復和制裁;另一方面,自己也開始實行戰略性貿易政策。1987年3月,美國對日本四種電子產品征收100%的“懲罰性”關稅。日本政府感到非常恐慌,中曾根首相急忙于4月底訪問美國,向美國承諾:開放國內商品、資本和勞務市場;允許美國企業參加日本機場等的建設;加緊實施“前川報告”的計劃。

 

  2)、侵略性的單邊主義戰略

 

  美國在國際關系交往中,依仗其世界經濟大國的地位,推行“侵略性的單邊主義”戰略。通過“超級301條款”和“特別301條款”,單方面的向日本提出經濟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脅,以此來遏制日本商品向美國市場傾銷,消除美國產品進入日本市場的障礙,迫使日本向美國商品和勞務開放市場。

 

  3)、通過政府談判,兼用政治、外交手段擴大對日本的出口

 

  在日美的貿易摩擦中,美國不斷的要求日本政府開放國內市場。常常是通過政治、外交手段來實現經濟談判得不到的結果。使日本在無奈中滿足美國的要求,為美國商品進入日本市場開綠燈,被迫在金融、汽車、鋼鐵、玻璃制造及其零部件、航空運輸、農產品等領域與美國達成協議。并且,在對外貿易中也不得不從美國進口商品,使美國的商品擴大在日本的市場份額。

 

  四、對我國應對貿易摩擦的啟示

 

  近年來,隨著我國與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的進出口規模的不斷擴大,貿易摩擦不斷的發生。對此,我國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各種形式的貿易摩擦。因此,建議采取以下對策措施:

 

  1、分析主要國家與我國經貿關系的實質,制定出中、長期戰略

 

  在我國所發生的貿易摩擦中,詳細分析所發生的原因、實質是各不一樣的。如美國和日本對我國的經貿關系實質是有本質區別的。美國在面向21世紀的進程中,對外經貿戰略的核心是對外實行經濟擴張和霸權主義,調動和開發全世界的資源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并將這種經濟戰略與其強權政治、霸權主義相互配合,想繼續維持稱霸世界的經濟秩序。美國在這種戰略的指導下,與我國發展經貿關系其目的是想把中國逐漸納入他稱霸的體系內,為其國家經濟戰略服務服務,在接觸中遏制中國。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美國不甘心把中國這個商品和資本新興市場拱手讓給日本和歐盟等發達國家,迫不得已才對我國經貿政策進行調整,發展同我國的經貿關系。

 

  日本對于我國來說,只是競爭對手而已。因此,與我國的經貿關系不是敵對的關系,只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一切戰略都是為其獲得經濟利益服務。經貿關系順利的發展對兩國經濟的發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日本也深知與我國發展經貿關系對日本的重要性,特別是對于經濟的復蘇。因此,不會輕易的破壞這種關系。

 

  因此,我國要對不同的經貿關系實質進行分析,分別制定出不同的長期戰略對策。

 

  2、細分國商品市場,制定出商品進入對策

 

  對于我國不同的商品市場要進行細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是不同的,就是發達國家也有很大的差距。如美國和日本都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市場經濟為主體。但對市場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更重要的是日、美兩國在市場細分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國在制定商品進入市場對策時,必須分析商品市場與我國商品市場的互補性,我國商品進入的優勢所在。

 

  3、盡可能避免摩擦的發生,化解矛盾

 

  近年來,貿易保護主義再度抬頭,我國對外貿易受到關稅壁壘的限制使我國的對外貿易處于不利的地位。同時,各國都在推行戰略性貿易政策,竟相保護本國市場謀求打開別國的國內市場,這就必然的要導致我國與各國的貿易摩擦。為此,必須想盡一切辦法,化解矛盾、解決摩擦。其中,**有效的辦法就是:國家出面組織跨國公司,到有關國家投資,當地生產,當地銷售,把貿易摩擦的矛盾轉移到國外,并在當地可以得到解決。跨國公司的建立,即可以避免關稅壁壘、開拓國外市場,又可以吸收和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管理經驗。但就目前來看,我國的跨國公司不僅少,而且具備與國際上同行業跨國公司競爭實力的很少。因此,我國必須盡快組建一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國家對這些公司給予大力的支持。

 

  4、從第三國出口到美歐等發生貿易摩擦較多的國家,減少我國直接對日美的貿易順差額

 

  在對外貿易中,為了減少我國對美等國家的貿易順差,還可以采取通過第三國出口的辦法,減少對美等國的貿易順差。特別要鼓勵我國有實力到國外投資的企業,到投資國生產與美等國有互補性的產品,然后,出口到美國等一些國家。這樣,即可以達到出口、占領商品市場的目的,又可以避免與美等國家直接發生貿易摩擦。

 

  總之,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必須事先制定出對美國等國家的中、長期戰略對策,認清形勢,在沒有能力與美等國家對抗時,應避免一切貿易摩擦的發生。

   

來源: 商務部網

    

   




發表于 @ 2008年07月23日 10:09:00 |點擊數(

舊一篇:節能日光溫室綜合配套技術示范推廣 | 新一篇:“十一五”我外貿增長方式更優化

博客信息
羅曉的博客
創建時間2007年11月24日
今天點擊:2074
本周點擊:530
本月點擊:3289
點擊總數:469984
[發私信][加為好友]
博客公告
報社編輯,本科學歷,從事新聞工作近20年。被省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采寫和編輯的作品獲全國、省、市級新聞學會、企業報協會評比各種獎項。在國家級不同報刊雜志發表典型報道、產業觀察、市場分析、報告文學等作品上百篇,獲第四屆全國理論創新優秀成果一等獎、首屆“世界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特等獎、《中國工業報》征文一等獎。(本博客推薦文章目的在于學習和推廣交流,作者有異議可留言刪去。)
文章分類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33篇)
插秧機板塊插秧機板塊(1篇)
產業研究產業研究(110篇)
產業要聞產業要聞(110篇)
成果推廣成果推廣(86篇)
大家論壇大家論壇(73篇)
電腦知識電腦知識(14篇)
發動機板塊發動機板塊(2篇)
法律法規法律法規(23篇)
個人博壇個人博壇(77篇)
工程機械板塊工程機械板塊(2篇)
購置補貼購置補貼(16篇)
管理經緯管理經緯(70篇)
國際化經營國際化經營(73篇)
國內企業展播國內企業展播(5篇)
國外企業展播國外企業展播(5篇)
宏觀視野宏觀視野(110篇)
環球農機環球農機(85篇)
技術交流技術交流(120篇)
農機詞典農機詞典(43篇)
農機故事農機故事(6篇)
農機具板塊農機具板塊(5篇)
農機名人農機名人(3篇)
農機往事農機往事(10篇)
農機文化農機文化(30篇)
農友百事通農友百事通(91篇)
品牌研究品牌研究(16篇)
企業產品企業產品(70篇)
市場觀潮市場觀潮(58篇)
收獲機板塊收獲機板塊(8篇)
圖片世界圖片世界(48篇)
拖城掠影拖城掠影(78篇)
拖拉機板塊拖拉機板塊(57篇)
寫作園地寫作園地(2篇)
旋耕機板塊旋耕機板塊(1篇)
液壓挖掘機板塊液壓挖掘機板塊(1篇)
移動電站板塊移動電站板塊(1篇)
原創報告文學原創報告文學(6篇)
原創熱點追蹤原創熱點追蹤(23篇)
原創通訊原創通訊(29篇)
原創文藝作品原創文藝作品(25篇)
戰略研究戰略研究(20篇)
診治農機診治農機(61篇)
政策導航政策導航(40篇)
中部崛起中部崛起(47篇)
專家觀點專家觀點(75篇)
裝載機板塊裝載機板塊(3篇)
©2016 nongjitong 農機通提供技術支持
關于我們 隱私保護政策 使用條款和版權聲明
頁面生成時間:2020/12/23 23: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