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面對大好形勢,農機工業苦陷困局

作者:黨東民 本站發布時間:2008年07月21日 收藏
面對大好形勢,農機工業苦陷困局
 
  進入2008年,對于農機工業企業的老總們來說,那真叫一個尷尬。面對不錯的市場行情,他們卻怎么也樂不起來;看著產量報表上每月不斷增加統計數字,他們卻犯起了愁;接到紛至沓來的訂單,他們卻難以開工生產;特別是面對逐年加大的購機補貼,他們卻進退兩難……農機工業企業怎么了?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2007年上半年,農機工業在生產保持增長的同時,經濟效益增幅卻出現了快速下滑的態勢。面對日益嚴峻的運行環境,農機工業走到了十字路口。”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理事長高元恩一語道破玄機。

  面對大好形勢,難道農機工業企業竟然陷入了罕見的困局?這其實就是現實。

生產看似增長,效益不斷下滑

  7月9日至10日,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農機工業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議暨《農業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征求意見會議”,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特別是農機工業企業的高度重視。高元恩介紹了農機工業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上半年,農機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38.8億元,同比增長30.23%。其中,拖拉機138.07億元,同比增長30.23%;農機具及園林機械137.7,同比增長43.92%;其他農林機械165.5,同比增長18.31%;農副產品加工機械76.1,同比增長49.85%;配件87.9,同比增長29.92%;飼料加工機械14.56,同比增長41.73%;畜牧業機械8.1,同比增長43。從主要產量看,主要產品均表現出增長趨勢。大中馬力拖拉機13.2萬臺,同比增長36.54%;小拖拉機107.5萬臺,同比增長24.7%;收獲機械11.83萬臺,同比增長24.32%;農用運輸機械81.06萬臺,同比增長4.52%;糧食加工機械53.5萬臺,同比增長16.3%。

  在國內市場非常尷尬的情況下,農機企業積極尋求國際市場,農機產品出口保持強勢增長。2008年1~5月份,農機工業完成出口額27.62億美元,同比增長69.06%,農機進口額5.63億美元,同比增長16.43%。

  然而,生產的增長并沒有給企業帶來效益的增長.。2008年1~5月份,農機工業完成利潤總額34.77億元,比1~2月份增幅下降21個百分點;負債總計540億元,比1~2月份增幅增加4.5個百分點;虧損企業314家,虧損額2.45億元。

成本上升過快,企業不堪負重

  走過2007年的市場低迷,農機工業本來期望在2008年迎來一個艷陽天。然而,日益嚴峻的市場環境出忽了多數人的意外。面對一個大好的市場的形勢下,農機工業在成本過快上漲的壓力下,感到透不過氣來。分析其中的因素,主要問題有五個方面:

  成本快速增長,部分產品出現售價倒掛。今年以來,原材料、能源價格大幅度上漲。據企業反映,目前的鑄鐵價格已經達到近6000元/噸,為去年初的一倍;冷扎中厚板的價格已經接近8000元/噸。一季度,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了20%,到上半年,就達到了40%以上。總的來看,由于原材料、能源價格的上漲,使農機產品的成本上漲了20%以上。

  勞動力成本增加。由于很多農機企業的技術工人原來都是農民季節工,新的《勞動合同法》實行以后,農機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加大,使農機產品成本上漲3%以上。

  資金費用不斷攀升。今年以來,國家繼續實行宏觀調控政策,緊縮銀根,使企業貸款更加困難,利息增加,農機企業必須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銷售費用快速提高。由于農業部今年沒有制訂《全國通用農業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目錄》,而是把權力下放到各省(市、區)。這樣,就給企業帶來很大麻煩,使產品銷售環節增加,銷售成本呈倍速上漲趨勢。原來只要跑一個農業部即可,現在要跑到25個省,甚至其下面的每一個市(縣)。不僅如此,由此而引起的各種匪夷所思的公關費用、考察費用、登報服務費用等不斷產生。據企業反映,因具體情況不一樣,銷售費用大體平均占到成本的10%~20%。

  綜合各方面的數字,與去年相比,今年農機企業的成本綜合上升了約50%。

多重因素掣肘,價格上升空間有限

  我們知道,面對漲勢洶涌的原材料價格,有些行業可以向其下游轉移成本,而有些行業的自我消化能力很強。農機工業呢?既無法轉嫁成本上漲因素,又沒有自我消化能力,關鍵是不能這樣做。高元恩強調,農機工業的發展關系國家糧食安全,農機產品的消費對象是購買力不高的農民群體,為“三農”服務是農機工業的職責。這種特性不僅表明了農機工業的重要性,而且決定其面對價格上漲的被動從屬地位。

  產能過剩,產品趨同。多年以來,由于農機企業積累過低,導致產品技術創新步伐緩慢,產品同質化現象非常普遍,大家都是同一個技術水平的產品,又面向同樣市場,同樣的消費群體,競爭非常激烈。2007年,小麥聯合收割機市場總體下滑,本來一些優勢企業可以根據產品檔次調整價格,但是,在產品趨同化非常嚴重的情況下,調整的空間很小。

  有關部門對農機產品的價格限制。今年,有很多地方的農機管理部門規定,農機產品價格的上下浮動幅度是5%~10%。目前,在裝備行業只有農機行業的價格還被政府部門控制,不能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來定價。這樣,漲價的因素就全部靠企業自身來消化?農機企業的利潤率本來很低,且90%以上都是小型民營企業。一般來說,遇到這種售價遠離于成本的情況惟有關門停產一招可以應付。

資金短缺,現金流不暢

  怎樣認識目前的困局?“這是比較客氣的表述。實際上,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現金流已經斷裂。”高元恩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農機工業的現狀是長期形成的。

  農機企業自身積累差。在計劃經濟下,農機工業就實行了工業反哺農業的政策,強調為“三農”服務,長期以來的低價格策略使企業的自身積累有限,大部分企業的流動資金都是靠銀行貸款。今年,政府實行了從緊的貨幣政策,加上農機企業的自身積累不夠,擔保能力差,要取得銀行貸款就非常困難。

  銷售渠道的改變,企業沒了預付款。一般來說,很多農機企業都在年終訂貨,為了來年的定單,給予銷售商很多優惠政策,這樣往往在淡季的冬季也有訂貨,更重要的是提前付款優惠等措施可以為企業實現穩定的現金流,這部分資金是生產準備的重要來源。現在購機補貼的執行辦法改變了原來的渠道,補貼產品企業不能通過訂貨會的方式銷售,也拿不到預付款,但補貼資金的回籠又非常緩慢。

  而且,隨著補貼資金的逐年增加,《目錄》銷售產品的比例越來越大,這種情況將更加突出。據反映,補貼資金回籠**少也在半年以上,而部分去年的款,今年還未結,而這使得本來就困難的農機企業“雪上添霜”。

  目前,農機企業真可謂腹背受壓,前面是貸款難,后面是結賬慢,農機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局。總的來看,大企業運行艱難,很多中小企業資金鏈已經斷裂。**近,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做了一個農村小工程機械行業的調查,山東青州市曾有企業73家,現在只有5家開業,其中,只有兩家有正常生產,基本上是出口任務,以及面向高端用戶的特殊產品,而面向農村使用的普通產品全部停產。

產品趨同,產能過剩

  現在,我們不妨從內部找找原因。農機工業長期以來產品趨同,造成產能過剩,行業過度競爭,是行業難以發展重要原因。我們就以農業部制訂的《國家扶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為例說明(不包括沒有進入該目錄的企業)。

  大中型拖拉機。2007年上《目錄》的廠家有36家,但產量只有20萬臺,平均每家5500臺。目前,拖拉機行業前兩家企業的產量已經占到40%以上,前8家的產量在90%以上。就是說,其余20余家企業的產量加起來只有2萬余臺。

  半喂入聯合收割機。2007年上《目錄》的企業有21家,包括5家合資企業。與國際比較一下,日本、韓國每個國家各有4家,日本的產量是4萬臺。再看我國,2007年產量是6000多臺。其中,久保田3000多臺,洋馬1000多臺,合計已經達到了5000臺。就是說,其它19家企業合計生產了1000多臺。

  插秧機。插秧機是這幾年非常熱門的產品,但正因為市場好也造成了過度競爭。2007年上《目錄》的是32家。再與國際比較一下,日本、韓國各有4家,日本年產4萬多臺,韓國1萬多臺。我國32家共生產了45000臺,如果把東洋、延吉去掉,意味著30家企業生產了1萬多臺。

  玉米聯合收割機。我國從60年代就開始研究,因為沒有形成市場而發展緩慢。**近幾年隨著市場的升溫,玉米聯合收割機技術逐步成熟,盡管依然存在著可靠性等問題,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混亂,過度競爭的狀況在這個剛剛新興的產品上也沒有避免。據統計,2007年上《目錄》的企業共有53家,共生產了14000臺。

  農機行業本是體現規模經濟效益的行業,如此眾多的企業競爭同樣的產品效益何在?與會的許多企業代表都對目前農機工業的現狀表示憂郁。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不僅農機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問題,更嚴重的是將威脅到我國的糧食安全。

  當然,問題的長期存在有其深刻的內外原因。由于行業自身創新能力不夠,采取跟隨戰略也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哪個產品市場好,就一哄而上,其結果是一哄而散。其實,農機產品**大的特點就是多品種,國際上有上萬種不同品種型號的農業機械,而我國在很多方面的還是空白,甚至沒有基本的技術儲備。我國有一個非常廣闊的農機大市場,但沒有人去研究,反而在現有的產品上造成了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深刻反映了現階段我國農機工業的根本問題。

新的“雙軌”流通,造成市場混亂

  改革開放以后,農機工業首先進入了市場,企業由原來只生產不銷售,轉入了既生產又銷售,也因此逐步建成了企業銷售網絡。由于購機補貼的執行辦法,享受補貼的農機產品似乎又回到了“計劃時期”。進入《補貼目錄》的,由農機管理部門確定價格、銷售渠道;沒進入《補貼目錄》的仍由原來市場渠道銷售。這樣,隨著補貼資金的逐年加大,對原有的銷售渠道就形成了很大的沖擊。

  兩種的存在渠道,市場上就出現了同一中產品兩種價格的現象,即,進入《目錄》價格與沒有進入的價格,市場混亂的程度不同凡響。同時,由于今年各省自行決定《購機補貼目錄》價格,又造成了全國各省市同樣產品多種價格。由于不同價格的存在和各省市補貼款額的不同,市場上就出現了倒賣補貼產品的現象。目前,這種價格的混亂狀況沖擊了企業正常市場銷售,難以應對。

不確定因素增加,出口堪憂

  雖然上半年農機工業的出口還在增長,這里有企業在國內市場受困以后,積極尋求國際市場的因素。但是,對于未來農機工業開辟國際市場前景,行業許多專家并未表現出樂觀。高元恩對行業做出分析建議:

  國際市場的門檻將越來越高。美國已經明確,進入美國市場的拖拉機,25馬力以下要達到EPA3,25馬力以上要達到EPA4。從下半年開始,進入歐洲市場的拖拉機要達到歐ⅢA。目前,在國內過度競爭的情況下,怎么能夠把過剩的生產能力轉移出去,是農機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一條途徑,企業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面對國際市場越來越高的準入門檻,這是企業不得不面臨的一個挑戰。

  世界經濟的疲軟仍不見蘇醒信號。當前,次貸危機、油價高漲、通貨膨脹、糧食危機等不確定因素,使整個世界經濟增長的步伐在放緩,面臨這樣一個外部市場環境,出口必將受到影響。

  人民幣升值的步伐還在加快。到目前,已經達到6.8266。自匯改以來,已經上升了15%,對農機產品的出口影響非常大,出口額度不斷增長,但利潤越來越薄。比如:植保機械曾經是我國的出口大戶,但現在感到利潤越來越薄。

  高元恩認為,在國內外環境的共同作用下,我國農機工業正處于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狀態。一些農機企業已經關門,嚴重影響了國家的稅收和就業;一些企業還在苦苦掙扎,期盼曙光;一些產品已經不能正常供給市場,出現了因企業問題而不能提供市場的有效供給。在市場很好的情況下,農機企業面臨一場艱難的困境,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展望前景,樂觀點“喜憂參半”

  農機工業將何去何叢?展望前景,高元恩用了“喜憂參半”。對于2008年他給出如下預計,2008年農機工業總產值將達到1500億元~1800億元,增長15%~20%。大中型拖拉機有望達到22萬臺,自走式聯合收割機達到17萬臺。

  “喜”從何來:

  從國際形勢來看,糧食危機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問題,價格的不斷上升,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糧食供應問題的解決,將為農機工業的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環境。據悉,歐盟的農民可以爭取到40%~50%的價格補貼,政策拉動了歐美國家對農機的需求。有預測說,今年歐洲農機工業增長可達到20%以上。

  從國內情況看,中央非常重視農業的發展,解決中國糧食問題,只有實現農業機械化,提高農業的產出率,生產出更多的商品糧,才是**根本的出路。在利好的環境下,農機市場的未來依然看好。

  “憂”在哪里:

  企業效益增幅急劇快速下滑。目前,平均每月下降7%,按照這個速度,全年幾乎接近于零。出口增幅下滑。1~5月的增幅比1~4月下滑5.3個百分點,預計增幅仍將下滑。

  從發展前景看,原材料價格上漲推動的成本快速上漲仍是行業面臨的**大問題。7家鋼廠已經宣布,8月份鋼材價格將再次全面漲價;通貨膨脹問題的壓力并未減小,企業流動資本越來越緊張。這樣的情況再繼續,很可能在下半年,停產甚至倒閉的企業將繼續增加。

  其實,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倒閉是正常現象。但是,目前全行業普遍感到困難,行業的洗牌就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到目前為至,中小企業難,大企業也難。資金鏈的危機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如果情況得不到很好解決,技術含量比較低的某些行業,甚至有可能由于原材料上漲太快遭到全軍覆沒。農機工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國糧食安全生產,這決不是忌人憂天。

對策,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

  在資本市場上,面對危機常有“政府救市”的呼吁,當前的農機工業就如同是這種情況的寫照。不過,政府給予好的政策,還需企業積極努力。

  高元恩認為,解決目前的問題,要認真研究形勢,確定對策,共度難關。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他給出了如下建議:

  政策向農機工業傾斜。農機工業位于產業下游,消費對象是購買力有限的農民。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有些行業可以向下游轉移成本,有些行業的自我消化能力也很強,而農機行業是既無法轉移,自我消化能力又不強。然而,農機行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保障糧食安全生產的物質基礎。因此,國家應該長期給予為農業生產服務的行業特殊政策,在政策、技術改造、稅收等方面給予農機企業扶持,扶優撫強,支持農機工業可持續發展。

  完善農機購置補貼管理辦法,減輕企業負擔。農機購置補貼是一項好政策,對于拉動農機工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要完善購機補貼辦法和加大監督力度,國家政府部門制訂宏觀指導政策和具體辦法,不介于市場,具體執行讓給市場,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避免人為的因素的參與。2008年,如果能按市場經濟的辦法運做,補貼到農民手里,將給農機工業的發展很大支持。

  新政策在執行中存在問題是正常的,有成績的一面,就有問題的一面,因為任何一件新政策在執行中不可能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要認真總結存在問題,把好的政策執行好,既使農民得到實惠,促進農機化的發展,也使企業得到支持,促進農機工業的振興,減輕企業負擔。

  強化創新,開發新品。目前,不是農機產品沒有市場,而是市場環境惡化。解決的辦法之一是要不斷開發新產品,不斷拓展新的領域。如:經濟作物、蔬菜、林果業所需機械。從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看,將逐漸由生產普通農產品向附加值高的產品過度,這些都需要裝備。農機工業的領域很寬,只要解決好創新能力問題,發展是廣闊的。

  提升能力,內部挖潛。外部漲價問題農機行業本身解決不了,行業內部怎么去挖潛降低成本,這也是一條重要出路。例如:時風集團改造鑄件生產線,利用廢料、廢件生產鑄件,降低了成本(鑄件可以做到5000元/噸,目前的市場價為8000元/噸),就是很好的啟發。再如,浙江臺州是有名的植保機械之鄉,原來基本都是勞動密集型的手工作坊,由于勞動力成本的不斷提高,推動了企業的技術改造步伐,現在基本上使用了現代化的機械加工裝備,提高產能、質量,降低了成本,這幾年保持了穩定的增長。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caamm.org.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