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湖南邵東縣農機化與土地流轉的調研報告

作者:邵東縣農機局 甘小平 本站發布時間:2010年07月09日 收藏

  今年上半年,我縣出臺了關于土地流轉的實施意見,目的是提供優惠政策,加快我縣土地流轉,促使農業產業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縣農機局經過專題調研,認為加大資金投入,鼓勵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培育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土地流轉的重要前提。

  一、土地流轉與農業機械化

  農機化與土地流轉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加快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需要農機化的強力支撐。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可以促進土地流轉的快速進行。

  1、農機化基本情況。至今年6月底,我縣農業機械擁有量10.9萬臺/58.4萬KW,其中耕整機14210臺、拖拉機3689臺、聯合收割機372臺,農機專業合作社4個,農機大戶120戶,機耕率達72%,機收率達45%。今年,農機服務組織共簽訂代耕、代收等農機作業服務合同1200萬余份,合同作業服務面積11萬多畝,預計實現作業收入26874萬元,盈利近1000萬元。

  2、土地流轉基本情況。全縣總人口122.49萬,其中農村人口102.76萬,占83.89%,農戶數27.6萬,耕地面積61.53萬畝,水田面積44.56萬畝,為典型的農業大縣。近年來,據不完全統計,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農機合作組織通過租賃、轉包等形式促成耕地流轉15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24%,涉及農戶10萬余戶,占全縣農戶37%。全縣農機大戶中,種植水稻50畝以上的有85戶,100畝以上的有20戶,200畝以上的有6戶,千畝以上的2戶。流轉土地逐步向農機大戶和種糧大戶集中。

  二、加快農業機械化步伐促進土地流轉

  1、農業機械化為土地流轉提供了先進的生產力和技術裝備。農業機械化為土地流轉后,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生產提供先進的技術裝備,使農業生產效率極大提高。如1臺插秧機一天可插秧30畝,是人工的30倍;1臺拖拉機一天可耕田35畝,是人工、畜力的20倍以上;1臺聯合收割機一天可收割水稻20畝,是人工的40倍以上。黃陂橋鎮楠木村李玉亮深有感觸:“我以前承包20畝稻田,‘雙搶’時搞人海戰術,10多天才能搞完。現在機械化作業,承包了500畝稻田,10多天時間就能完成。”農機化為農業生產規模化經營和效益提高提供了強力支撐。邵東縣百姓農資公司在兩市鎮榮山村租賃、轉包水田1千余畝,打造高標準雙季稻生產基地,其負責人林睦約介紹說:“公司大規模的轉包水田種植水稻,全靠農業機械化做后盾。我們投資100多萬元,購置了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機動噴霧器等20多臺(套)高性能農機具,水稻生產全程實行機械化。”

  2、農機化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促使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進一步加快了土地流轉。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農業生產逐步實現高效、優質和標準化。農民逐漸從“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繁重農業勞動中解放出來,轉移到第二、三產業。據統計,全縣有14.8萬農村勞動力常年在外務工,占農村勞動力的36.1%;有外出農民工的農戶達9.4萬個,占農戶總數的48.2%。他們把土地經流轉轉包給有實力的種田能手和農機合作組織以及農業生產企業。農業生產機械化和農民工合理轉移形成良性互動,加速了土地流轉。

  3、農機化助推農業生產節本增效,為土地流轉出效益打下了基礎。一是節約成本。目前邵東縣農業生產作業的勞動力成本:耕地150元/畝,插秧150元/畝,收割200元/畝,田間管理50元/畝,總計成本550元/畝;采用機械作業的成本:機耕100元/畝,機插80元/畝,機收100元/畝,田間管理30元/畝,總計成本310元/畝,比人工減少240元/畝。同時規模生產可節約種子、化肥、農藥成本10%左右。二是增加效益。采取深耕法、機械化插秧可提高每畝單產,全程機械化作業可節約工時,增強水稻抗倒伏、抗病蟲能力。2008年的實測數據表明,機插秧早稻畝產500公斤,較人工栽培畝增產25-50公斤。機械化作業,土地效益實現**大化,給土地流轉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4、農機化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為土地流轉創造了條件。一是農機的使用減少土地拋荒。大中型新型農機具的引入和推廣應用,原來被拋荒的土地重新得到利用。黑田鋪鄉金玉亭村唐求林說:“以前使用人力畜力,種田成本高,除去工錢,一年下來幾乎沒利潤,看著大片被拋荒的土地,只能心疼,現在買了2臺收割機、1臺旋耕機、2臺耕整機,除自己家4畝田外,還轉包了200多畝。2009年盈利近15萬。”嘗到農機甜頭的他滿懷信心地說:“現在有了大型農業機械,只要誰有田不種,我就把它轉包過來。”二是機械化可以**大限度發揮土地效益。農機化降低勞動強度,節約工時,在收割雙季稻后,還可確保適時種植經濟作物。如黑田鋪鄉村村民姚辛增購置2臺大中型拖拉機、1臺插秧機、2臺聯合收割機、5臺機動噴霧機和1臺拖拉機等農機具,去年他轉包水田400畝,借助農機收獲兩季水稻后,還種了100畝油菜、和蔬菜。

  5、農機大戶為土地流轉起到帶頭示范作用。農機用戶特別是農機大戶,在土地流轉過程中嘗到了甜頭,對周邊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多的返鄉農民工走上了投資農機、轉包流轉土地進行農業規模化經營之路。黃陂橋鄉楠木村李玉亮,2008年初,他結束打工返鄉,承包了該村將要拋荒的240畝水田,千方百計籌資15萬余元,加上政府惠農政策的大力扶助,購置了大中型耕田機1臺、插秧機1臺、全喂入聯合收割機1臺、盤式拖拉機1臺、動力噴霧機一套,回村后一邊在自己承包田里實施機械化作業生產,同時為村民提供農機作業報務。當年,使用水田機耕作業面積達600多畝,獲利潤4.2萬多元,旱土經濟作物耕作面積達20余畝,獲利潤2000多元。同時,他還搞農用車運輸,一年獲利3萬余元,加上自己種田的收9萬元,年收入達16萬余元。同時,他還解決了該村5名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隨著國家購機補貼惠農政策的進一步加大,今年又投入15萬元再購稻種播種機、乘坐式插秧機、中型耕田機、聯合收割機各1臺。使水稻、小麥、機械化生產普及周邊三個鄉鎮的15個村,純收入將超過20萬元。現該村有種糧大戶15戶,擁有耕作、植保、排灌、脫粒機械86臺(套),聯合收割機15臺,耕地轉出戶92戶,占全村農戶42.1%,耕地流轉面積838畝,占全村耕地面積43.5%。

  三、充分發揮農業機械在土地流轉中的重要作用

  農機化在我縣土地流轉中起到的支撐作用日益顯著,但我縣農機化綜合水平還較低,農機社會化服務還有待提高。我們要通過加強農機化基礎建設和提高服務水平,推動農機化在土地流轉中發揮更大作用。

  1、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農機化發展機制。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因地制宜,盡快依法制定關于加快邵東縣農機化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把推進農機化納入邵東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步提高對農機化的資金投入。在積極爭取上級對我縣農機化加大投入的基礎上,縣財政要設置農機化發展專項基金,每年安排50-100萬元,并根據財政收入增幅比例每年以5%-8%的速度增加投入,用于推廣農機具的購置補貼配套資金,逐步改善基層農機推廣、管理、培訓和安全監理的基礎條件,扶持和鼓勵發展農機科技示范大戶、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多種形式的農機服務組織。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鼓勵農業標準化生產。一是將機耕道建設納入農業項目建設范疇。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大對機耕道建設的投入力度,將機耕道與農村道路建設共同納入新農村建設及土地整理和其它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整體規劃,逐步改善機耕道與農機化配套設施滯后的狀況。二是政府要因勢利導,建議出臺更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支持土地流轉,大力發展農業機械化,對從事規模化、機械化種植的個人或組織給予作業補貼、燃油補貼、購機累加補貼等政策傾斜,引導土地向農機大戶、種糧大戶集中,鼓勵農民推行作業“五統一”,即統一種植模式、統一品種、統一耕作、統一播種、統一收割,促進生產標準化,為農機化作業創造良好條件。

  3、大力培育農機服務組織,推進農機服務產業化。一是大力扶持、發展農機大戶,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向農機大戶傾斜。二是充分利用縣農機化技術推廣中心這塊培訓陣地,培育新型農民。要把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組織成員作為培育重點,加強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和作業服務水平。三是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機服務組織,大力開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充分發揮基層公益性崗位人員的的作用,積極帶頭組建片區服務實體,整合農機資源,扶持和引導農機大戶聯合,組建農民需求的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組織、引導農機大戶和農機服務組織把服務重點由單純的農機作業服務向土地規模經營發展,推進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四、當前制約邵東縣農機化發展及土地流轉的因素

  我縣受傳統農業影響和客觀條件限制,還存在以下制約農機化發展和土地有效流轉的實際問題。

  1、小型農機具利用率不高,高性能機具少。在我縣有60%以上農戶擁有小型農機具,所占比例偏重。戶戶辦農機,形成了小而全。農機具的利用率較低,造成了農機資源的閑置浪費,**主要的是動力機械作業單一,嚴重制約了我縣農機化向更高、更深層次的發展。我縣擁有各種小型拖拉機、耕整機萬余臺,機具性能單一、油耗高、動力性能低。我縣擁有各種收獲機械近1.2萬余臺,全喂入收割機300余臺左右,高性能的半喂入收割機僅有5臺。

  2、機械化插秧水平低。我縣翻耕、收割機械化程度較高,機械化栽插剛進入起步推廣階段,雖然我縣共推廣了16臺插秧機,完成機插面積3000余畝,近占水田面積的0.3%。由于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相對不足,全面推廣機械化插秧技術是迫在眉睫。目前,插秧技術已十分成熟,但是我縣大部農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投入成本較大及一些地域受水利條件的制約,水稻插秧技術在我縣廣泛應用難度較大。

  3、土地經營規模小,基礎設施差,農機化作用發揮受到制約。農戶手中的地塊小且分散,沒有較高的利益吸引或新的政策規定,很多農戶不愿流轉土地,農作物插花種植,農機安全行走要求的機耕道和農機下田作業通道極其缺乏,嚴重影響了農機作業效率。核定每小時可收6畝的聯合收割機在我縣大部分地區一天(按10小時計)只能收25畝左右。機械化效率難以發揮,影響了農機化的發展。

  4、缺泛農機發展的長效機制,經費投入嚴重不足,縣財力有限,制約農機化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農機化配套資金及工作經費投入不足;二是農村機耕道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嚴重制約了農機推廣工作的開展;三是農機管理體制不順,鄉鎮農機站人、財、物由當地所在政府管理、鄉鎮農機工作者積極性不高,農機工作經費不夠;四是國家實施30%的購機補貼,但縣財力追加補貼有限,農民人均純收入較低,無力購買大、中型農機具;五是試驗、示范投入少,沒有農機化示范基地,先進適用的農機具試驗示范局限于現場演示會,引導農民及農機服務組織購機比較被動;嚴重制約了我縣農機化的發展。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g102.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