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論略

作者:武城縣農機局 趙長奎 本站發布時間:2013年05月22日 收藏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稈或根茬覆蓋情況下,通過免耕或少耕方式播種的一項先進農業技術,其基本特征是不翻耕土地、地表有秸稈或根茬覆蓋,由于其節本增效功能顯著、便于老百姓接受和適應當前農業發展等特點,已在我國大面積推廣。山東省武城縣在項目的帶動和政策的扶持下,對該技術的推廣也已形成了一整套推廣模式,并積累了豐富的技術推廣經驗。

   一、技術內容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主要由秸稈還田覆蓋、免耕施肥播種、土壤深松、雜草和病蟲害防治四項關鍵技術組成。所需新型機械主要有:玉米聯合收割機秸稈粉碎還田機、玉米免耕施肥播種機、小麥免耕施肥播種機和深松機等。

  1.免耕播種技術:包括玉米免耕直播和小麥免耕播種兩類,該項技術對免耕播種機要求較高,要求機具有良好的防堵性能和入土性能,播量均勻,符合農藝要求。其中包括玉米免耕直播作業、小麥免耕播種作業、優良品種選擇等。

  2.秸桿覆蓋技術:用帶粉碎裝置的聯合收割機,將秸桿粉碎拋灑在地表做覆蓋物,以減少水土流失的技術。主要包括小麥秸桿粉碎還田和玉米秸桿粉碎還田兩種方式。小麥秸桿粉碎還田采用聯合收獲時留高茬技術(高于20公分),玉米秸桿粉碎還田采用帶秸桿還田功能的玉米聯合收獲機作業。

  3.深松技術:土壤深松在小麥播種前秸稈粉碎后進行,其主要作用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層,增強降水入滲速度和數量;作業后耕層土壤不亂,動土量小,減少了耕翻后土壤水分的蒸發損失,作業深度大于犁底層,要求30cm以上。根據情況,選擇適宜年份作業,由于地表有秸桿覆蓋,要求深松機有較強的防堵性能。

  4.雜草、病蟲害防控技術:小麥、玉米機械化田間植保技術。植保機具的選用應注意按照作物的種類、品種和地塊大小以及藥劑施用等要求,選擇高效、環保、低量、防漂移的植保機械,部分區域已在使用原“18”機基礎上升級為自走式高桿彌霧噴霧機。

   二、發展歷程

  1、世界范圍內。自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始探索耕地耕作模式的革命,當時主要是為了應對極端天氣造成的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隨著保護型耕作的逐步探索和發展,人們發現這種技術不但能保護耕地、減少勞動投入而且土地產出不減反增,在利益的驅動下政府逐漸介入,該項技術得到迅速推廣。1985年,美國曾下令在土壤侵蝕嚴重的地方如果不采用保護性措施,禁止給予任何補助;1998年,巴西組織了具有半官方色彩的農民組織----免耕聯合會,每年組織一次全國性的免耕研討會,吸引大批農民和技術人員參加;澳大利亞保護性耕作發展起步較晚,重點在機械和草蟲病害防治,目前已經完全取消鏵式犁作業。

  2、全國范圍內。我國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工作起步較難,大多數專家學者認為,此項技術只是起到了保水保土、環境保護的作用,適合于人少地多的國家,中國只能實行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層的傳統方法,再說我國的農民也無能力購買施行此技術的機具。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才在部分省區選點進行技術探索和機具試驗,至上世紀末該項技術初現雛形,并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進入本世紀第一個十年,該技術逐步示范推廣,“面”上實踐證明在我國實施該項技術不但可行而且更具有必要性,2010年國家通過規劃,啟動了國家工程中心建設工作,該技術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推廣示范。

  3、武城縣范圍內。武城縣水資源匱乏,屬黃河灌區末端,縣農機局通過近幾年的努力,探索總結出了一系列適應當地農業生產特點的技術體系和模式。2007、2008年度在甲馬營鎮前曹店村、魯權屯鎮邱莊村和武城鎮東岳覺寺村試點推廣小麥免耕播種,2009年開始全縣試點推廣,2011、2012年度該縣承擔了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示范推廣任務,該項技術在全縣正大面積推廣。目前,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5萬千瓦,拖拉機總數達到1.7萬臺,配套農機具達到3.7萬臺(架),大中型及小型拖拉機農具配套比1:2.8和1:1.75。全縣機耕面積達到了70.8萬畝,機播面積達69.7萬畝,機收面積達54萬畝,綜合機械化程度達90%。

  三、正能量分析

  1、經濟效益

  (1)減少綜合作業成本。節約機械作業費用,尤其是小麥免耕播種,把原來的4道工序合為一道,平均節省機械作業費用30元/畝以上。

  (2)節約化肥。傳統施肥方法有20%左右的化肥散布在地表被浪費掉,而小麥免耕播種時化肥深施于種子以下(或側)4-5公分,肥效被全部利用,比常規種植畝節省化肥15%左右。

  (3)抗旱能力增強。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地塊地表覆蓋大量秸稈,能減少水分蒸發,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較,可少澆1-2遍水,畝節省水電費20多元。

  (4)增產明顯。據縣局測產統計,小麥平均畝增產40公斤,玉米增產一般都在60公斤以上。

   2、社會與生態效益

  (1)改善土壤狀況。據觀察,實施保護性耕作的地塊,與傳統種植比較,土地普遍松軟。作物的根系腐爛后,留下大量孔道,時間愈長,通道愈多。蚯蚓松土,蚯蚓不斷挖掘的孔道、疏松土壤、創造良好的耕層。普通耕作地塊蚯蚓1~2條/m2,實施6年后蚯蚓3~5條/m2,10年后10~15條/m2,蚯蚓的增加說明耕地有機質增加、地力增強。

  (2)減輕農業污染。一是由于保護性耕作實施秸桿還田覆蓋,避免了以前玉米秸稈到處廢棄、焚燒的現象。二是不翻耕土地,減少農田揚塵。三是減少機具作業次數,減少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據統計傳統耕作CO2排放為11.30g/m2,旋耕為9.63g/m2,免耕為7.99g/m2。環境污染狀況得到了改善,多年來讓政府頭痛的問題,隨著保護性耕作技術的推廣應用得到了解決。

  (3)減少農業人工投入。簡化了作業程序,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農田作業用工,特別是在人工機會成本逐步增加的情況下,減少了了大規模農業管理的難度和成本,為非農產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勞動力,促進了農業勞動力轉移和小城鎮建設。

    四、有利條件分析

   1、時事需求

  (1)與傳統耕作方式相比。多年來的淺耕淺作,造成了犁底層堅硬、土壤肥力下降;大量施用化肥等作業方式,造成環境污染;糧食產量增長緩慢,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高,而保護性耕作是對農田實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稈覆蓋地表,減少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

  (2)與“三深”、大投入相比。精耕細作可能比保護性耕作單位面積土地產出要多,但有些生產環節限制了農業機械的應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農業綜合成本肯定增加,農業綜合效益不一定提高。“三深”作業通過增加農業投入希望增加效益,但是綜合測算增加的只是收入,并且在勞動力逐步提高的情況下也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2、國家支持

  國家對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的關注度逐年提高,支持力度逐年加大,為該項技術的推廣應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從歷年下發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每次都提到該技術,從中語氣變化就可略見一斑:

  2005年:改革傳統耕作方法,發展保護性耕作;

  2007年:改革農業耕作制度和種植方式,開展免耕栽培技術推廣補貼試點;

  2009年:大力開展保護性耕作,加快實施旱作農業示范工程;

  2011年:采用地膜覆蓋、深松深耕、保護性耕作等技術;

  2012年:積極推廣精量播種、化肥深施、保護性耕作等技術。

  五、存在問題和解決探究

  機械化保護性耕作是農田耕作方式上的一次革命,不只是農田產出從“耕”農田到“養”農田的轉變,更是幾千年來農民生產習慣的改變,期間困難和問題可想而知。

  1、技術知識普及有待加強

  新生事物畢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對于此項技術人們存在著部分誤解,有的認為它是一項環保技術,會減少土地產出;有的認為它只能在干旱缺水的地方采用,水利條件好的區域沒必要;有的認為它只能在經濟發達地區使用,落后地區人工機會成本低沒必要;更有的地區認為它一定能夠增產多少(預期太高),結果增產效果不明顯,后期測產又沒跟上,打消了積極性,眾所周知,畝增產百十來斤肉眼根本看不出區別。認知達不到,就無從談相信的問題,更別說應用了。

  建議:一是加強技術宣傳和示范力度,特別是在行政干預推廣逐漸減弱的情況下,首先要從基礎抓起,加大宣傳力度,不只是專家和教授等技術人員認識,更要讓老百姓和地方政府官員認識,讓老百姓認識到該技術在不會大量增產的前提下增加效益,不會影響其經濟收入;讓各級官員認識到該技術不只是環保,是讓耕地在“休養生息”的狀態下增加眼前效益、大量增加長遠效益。二是注重示范基地建設,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循序漸進,切忌一蹴而就,更忌過多的行政干預,讓農民朋友產生逆反心理,錯誤地認為農機人員推廣此技術是為了造型像、出政績。

  2、農機農藝結合有待加強

  農機農藝結合程度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二者合為一體,農機是農藝的載體,農藝是農機的目標和方向,二者緊密集合才能發揮**大效益。而現實中存在著精耕細作與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復雜多樣的種植與機械化要求的標準化生產之間的矛盾,農機、農藝的行政管理機構和技術推廣部門之間分屬不同部門,工作缺乏相互協同。種種以上問題,限制了機械化保護性耕作的推廣應用,特別是農機和農業部門相比又是一個弱勢群體,“老二”干活得不到“老大”的積極配合,真實難上加難。

  建議:一是技術“出爐”前。在科研層面培養農機、農藝復合型人才,使在科研層面研究新型農機技術時,必須考慮到農藝的要求,在研究新型農藝技術時,必須考慮到是否能夠應用農機技術、便于大面積推廣,在系統的頂層設計上使農機、農藝就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避免在后期技術的應用上被動的結合,造成不必要的科研資源浪費。二是技術“出爐”后。恢復類似原農委性質的行政管理機構,綜合協調農機、農機分屬的行政管理機構,一切以服務農民、發展農業生產為目標。組織具有半官方色彩的協會組織,集合農機、農藝技術專家,定期召開交流座談會,協調推進農機、農藝普及。(武城縣農機局 趙長奎)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sdnj.gov.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