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近鄉何須怯——一個安徽佬(農機人)的回鄉筆記

作者:朱禮好 本站發布時間:2015年03月30日 收藏

  農歷2014年臘月廿七日,我提前兩個月用某家網商的搶票器,好不容易搶到了一張從北京到合肥的一等座,不過時間卻是晚上,當晚下榻合肥。次日再經合肥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老家縣城――安徽省太湖縣城。實際上,這也是我一年以內第二次回鄉,在此前的“十一”長假期間,我已經回去過一次。

  在2010春節我回家鄉所寫的《回鄉札記》中,我已經對老家所發生的變化有過粗略敘述。而這次,一轉眼間5年過去了,我已經由一位熱血青年漸奔中青年之列。而家鄉在這5年間所發生的變化,可以說是非常巨大。

  臘月廿八中午在縣城吃飯時,與有關老家人士聊及縣里著名的旅游景點――“五千年文博園”。現在通過微信,信息無處不在,經常可以關注老家的新聞。說我們太湖,已經繞不開當地的“五千年文博園”了。這是我縣內一處突出人文藝術的標志性景點,非常壯觀,據說這已經成為華東地區甚至更廣的范圍內的知名景點了,面積達到兩三千畝。2014年“十一”期間二期工程剛開業,但隨后就在微信上傳出該文博園老板失聯后又傳出破產重組的消息,更傳出很多縣內的官員身陷文博園老板的高利貸陷阱。

  過去對民間借貸沒有什么感覺,更多的是通過媒體報道,這次回去卻才感受更加真實些。聽說有些縣里的干部都投進去數百萬元,有些干部的家屬還到處找熟人“募集”資金賺取差價。隨著文博園進入破產重組程序,很多人投進去的高利貸,就打了水漂。所幸聽說牽涉進去的聽說大多是當地的官員,一般老百姓由于在外打工,被新卷進去的倒并不多。

  吃過飯,我搶時間去看了兩位縣城里的友人――加起來不超過半小時。對于我這種在外地工作的人,一年回家次數很少,因此,如果不趁此間回去看看,很難見得到。對于在老家的親戚,我一直是念茲在茲。農村是個熟人社會,親戚多,而我盡管在大都市北京生活了十幾年,加上負笈求學4年,已經快二十年的不短的歲月了。對于長輩親戚,平常除了春節去拜拜年,平常聯絡的并不多。但是,我對他們,對村里的族人我依然懷著濃濃的情愫。一些親戚多年不見或者遠親已經沒有聯系,但是他們的孩子要找工作,我也盡量奉綿薄之力幫助推薦。農村人在這方面還挺不容易的,盡管很多人從青年時期就在外面打工,但農村人、家鄉人仍是他們主要的社交圈子。

  依我的觀察,農村年輕人的發展機會與城市年輕人的機會很不均等。習主席說要讓每個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說得真是好極了,而這一點對于農村年輕人來說更為重要。一些農村子弟不怕吃苦,就怕機會不均等,缺乏上升的通道。

  其中一位友人家在城郊,我在縣城上學那會兒,他們家還經營著農田,經營些副業生計,而現在早就不種地了。家里在我們縣著名的花亭湖畔經營一家規模較大夜宵餐館。據了解,每年半年的經營季的收入能達到好幾十萬元,家里也早就蓋起了樓房。孩子在北京上學,也買了小車,生活非常富足了。

  一葉知秋。通過交談,在我們縣城,五年前房子售價都要近四千元,目前大多開發的樓盤仍亦僅四千兩三百元,可見縣城也跟全國的房地產大勢保持同步,處于去庫存化的階段。不過,與前些年相比,縣城里仍然在大興土木,而一些拆遷戶住上了小別墅洋樓,看上去真叫不錯。近年來,我們老家所在鄉鎮,不少鄉直機關和中小學教師都已經在縣城買了房子,這些人是在縣城買房置業、促進縣城規模擴大與發展的主力軍。

  我們家處于鄂皖交界之處的大別山區,同時位于安徽太湖、岳西和湖北英山、蘄春四縣交界處。當年劉鄧大軍曾千里挺進大別山,我縣仍保留著當年劉鄧大軍會議遺址。話說我們太湖縣人民非常勇敢,1942年12月18日,侵華日軍軍官冢田攻在乘飛機途經太湖縣上空時,被國軍第二十一軍團一三八師的高射炮擊落,死后追晉陸軍大將。冢田攻遂成為在中國被擊斃的**高軍銜之日軍將領。太湖縣內古跡甚多,我從縣城回家路上要經過一個名謂“李杜店”的地方,相傳當年李白和杜甫結伴而行去我縣的名山司空山,途經此宿后一直延用此名。司空山,是距離我家**近的一座較有名的山,距我們家約二十公里,古屬太湖縣,解放后歸我們鄰近的岳西縣管轄,有著名的“司空八景”,李白曾作詩云“司空斜插一樹峰,壓倒群山千萬重,阻斷來往南北路,單留日月走西東。”以詩為證的話,詩仙大人可能還真到過我縣。

  是故,我回家的路非常艱難,從縣城到家坐車要近三個小時,全部是蜿蜒的山區公路。在我十幾年前在縣城上高中的年代,散發著惡心氣味的大客車要開四五個小時,那時還是泥沙路,車開動時塵土飛揚,走在后面的司機話叫“吃灰”。一路急彎多、路況差,坐車暈車尋常事,有些時候坐車連膽汁都吐出來了--我上高中的親身經歷。一到下雨天還經常發生泥石流堵住山里通往縣城的****公路。我們這些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農村子弟,確實要比城里孩子吃更多的苦、受更多的累,我們的青春里也能更早體味到人世的艱辛。――當然,我們又很慶幸,這些經歷對我們此后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種財富呢?微信有消息說,從太湖縣城到岳西境內的司空山要修一條快速公路,設計時速60公里,但愿這早日成為現實,讓我們這些山區游子回家的路更容易些。算一算,在日行千里的時代,我從北京回到老家,回一趟家仍要花一天半時間,誠殊為不易也。對于我們安徽省太湖縣彌陀鎮、百里鎮、北中鎮等地的居民來說,盡管交通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是仍然極其不便。

  過年回家之行,路上堵車成為常態。過年大城市通暢了,小城市和鄉鎮卻堵起來了。車子都下鄉了,鄉鎮和鄉村又缺少規劃,路又窄,堵塞意料之中。經過太湖縣彌陀鎮(此地系現代著名詩人、我們本家朱湘所在地,按輩份,我應稱呼朱湘爺爺。按家譜記載,到我“禮”字輩,乃先祖朱熹第27代孫。家父稱,我們安徽太湖朱氏系明洪武年間的江西瓦屑壩大移民遷居至此)時,車大概堵了十幾分鐘。這一次回鄉,越發感覺車子奇多。2014年,我國汽車銷量達到2349.19萬輛,同比增長6.86%,其中乘用車銷1970.06萬輛,同比增長9.89%。加上日漸增多的商用車,意味著中國逐步進入汽車化社會。而隨著近年來農民收入特別是外出打工農民收入的大幅提高,農村里的汽車消費也興盛起來。后來發現,在我們這個八九十戶人家的自然村里,在外工作或務工開車回家的大概有一二十輛車。有在家從事副業生產的農民也買了小汽車。我一位從兄,去年就在外打工五六個月,經常從城里返家,去年也存了好幾萬元現金,也打算近期購置轎車了。

  過年回家,但凡有車的很多人都要開車回去,汽車在中國是面子的象征,自駕車返鄉更有面兒,是在外面混得不錯的一種體現。此種現象甚至引起了英國金融時報的關注,該報網站2月17日記者露比·霍恩在文章中寫道,中國迎來世界**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一個表明中國是世界**大汽車市場的跡象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開車回家和家人共享一年當中**重要團圓飯。到家之后,車也不閑著,親戚之間拜年要重用這輛車。

  這確實說到了實處,在我們那,春節親戚之間現在拜年都要拿一瓶白酒,另外帶上其他食品。農村里親戚多,遠的甚至有幾十公里,過去拜年要拜到初十,而現在有摩托車和汽車,幾天就能拜完了。加上現在由于有了車子,拜年之行比過去也輕松愉快了許多,摩托車行駛在冬天的山間公路上,讓人凍得發抖,而汽車的后背廂可以容下更多東西,不用手提肩扛了。

  在后來正月初五午飯后從縣城回到省城趕火車的過程中,再一次深刻體會到堵。當天下午,高速路上遍地是車,有如平常北京的上下班高峰。本來兩個多時的車程車子蠕行了近5個小時,我差點沒趕上火車――上車后距離車開啟僅5分鐘,也算萬分幸運了。

  國家經濟打個噴嚏,再偏遠的農村也要受到牽連。隨著經濟步伐放緩,競爭的日趨激烈,農村人的收入特別是打工者的收入也受到影響。去年一年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也有所抬頭。村里有幾位農民臘月廿九租車趕到南京去討工錢,卻碰上了黑色的玩笑,大概是怕農民工采取過激的行動,資方頭一天把錢打到農民工卡上了,而這些農民工去了之后才知道,又匆匆忙忙地趕回家過年,白花了一趟工夫與租車費!

  當然,總體上說,這些年農村里確實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我們村百來戶人家,已經只有寥寥數家未蓋樓房,房子鱗次櫛比,可惜缺乏規劃和設計,房子蓋得非常錯亂,這一戶那一家,浪費了很多土地,以觀感上也似乎差了一些。

  從拜年的年俗看,也體現了現在農村社會的不斷富足與進步。我小時候,我們那的習俗是拿一包糖,用報紙包出一個錐形的模樣,再貼上一道紅紙,寓意喜樂好運。后來,多搭上一條懷寧(安徽懷寧縣的切片糕)貢糕之類的小吃,再后來,就拿上白酒了,到如今,酒也越拿越好,大多是約百元價格的,這一兩年,有的又拿上一箱奶或加多寶之類――話說越來越沉重了,去幾個親戚家拜年,帶上這些禮物,沒有車,還真拿不動。

  春節在家呆了一個星期,越發感覺農村里的人情來往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在城里,一般關系的人去赴個婚宴也就兩三百元。而農村里親戚的紅白喜事,也需要好幾百元了。過年時給長輩、晚輩的壓歲錢也不在少數,而且因為農村親戚多,對一些年輕的白領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大概也是每到年關他們恐歸的原因。老家現在走親訪友都要帶上一箱奶啥的,像上面拜年說的一樣。我老家那走親訪友帶禮物講究雙(偶)數。農村里的紅白喜事也出奇地多,特別是近幾年,我們村里人都從平房蓋上了樓房(當地農村蓋樓房的比例已經達到80%以上),加上小孩升學(哪怕讀個中專),生孩子(出生、滿月、百日、周歲等),36周歲及以上的整數歲生日(如59、69、79周歲生日),比較近的親戚大多都要送禮。有些則是全村出動,如婚喪嫁娶等。紅包的數字也不斷走高,過去一般參加個親戚的婚禮幾十塊,而現在大多變成了以百來衡量。盡管從禮金數目上并不算很高,但奈不住多啊!

  此外,作為待客必須品,農村的香煙消費等級也越來越高。前兩年過年時節,招待客人原來用五元一包的煙,而這兩年村里家中待客十元一包以下的煙已經拿不出手了,常見的都是13元一包的皖煙,而稍好一些的都是25塊一包的五星金皖。城鄉一體化的加快,農民車子都能買,貴些的煙酒消費當然也變得日益平常。

  農村里的消費品也越來越豐富、不斷上檔升級。盡管我們村離縣城路途遙遠,但是隨著物流車的增多,農村的小超市也越來越多、商品越來越齊全。體現農民越來越富足的一個表現是,在商店里,我2010年初春節期間,商店里的低端貨還比較多,很少見到可口可樂這些飲料,但現在商店里的很多商品與城市幾乎無二,王老吉、加多寶,各種奶飲料一應俱全。這也說明,隨著在城市競爭的白熱化,很多企業已經進入到去農村比拼的階段。

  目前農村的電商還不太發達。村里人很多戶買了電腦。村里小孩子建的QQ群,經常以拼音打字說出家鄉話,對于我來說有時還要猜一下才能明白,嬉笑打罵,讓人看起來忍俊不禁。不過,總體來說,電腦的普及率還不高,在初期引入電腦下鄉之后,也沒有、難有大幅增長,由于年輕人大多在外,剩下的留守農民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太少,因此手機購物更加遙遠。去年以來我也給家里或老家親戚通過電商購物,但是電商的農村物流還是比較差,大多只能到達鄉鎮上,到達村里就比較困難了。有次我通過申通快遞寄東西回家,結果包裹從一個鎮挪到了另一個鎮,還讓我母親再多付了5塊錢的收取費。

  農業兼業化、副業化、隨意化已經越來越嚴重。我們那田地本來就少,每位村民原來有半畝水田加上幾分山間旱地,但隨著農民工的進城務工,拋荒卻日漸增多、日漸隨意化,我去地里走了走,發現地里早沒有過往枝葉繁茂的景象,連通往田地的小徑都稗草叢生,無處下腳。好多路邊的田地都蓋上了房子。反正,現在糧食便宜,很多家庭吃糧都去買,用我父親的話說,用半個月的工資去買一年的口糧綽綽有余,誰還去辛辛苦苦種糧呢?――這對于我們搞農機化的倒是好消息,**終種田必然要靠專業化、職業化、機械化。在我們鄰鎮,我就曾經去采訪過一家山區的農機合作社。這次回去聽說,合作社負責人在去年又擴大了租種面積,農機化都越來越延伸到偏僻的鄉村了,農業機械及其從業者是有前途的。

  此種棄農的形勢下,現在村里很多農民家庭吃菜也要買了,這在以前多么不可思議!在我去年十一回家期間,村里白天經常可見掛著大喇叭的流動賣菜和水果的車子。菜價和水果都不便宜,比北京菜市場里的價格都要貴。

  農村里吃肉越來越貴、越來越難了。有人曾說,吃肉難的人在哪?--是農村人!這句話一個意思是一部分越來越吃不起肉,另一個意思是由于農村物流的影響,農村人越來越吃不到肉。早就聽母親講的一個笑話,村里有哪家哪戶要殺豬賣肉,鄰近的村民會馬上蜂擁而至,有的農婦在豬還未脫毛時就開始拿刀比劃著搶上了。要是買不到肉,還會對賣肉戶有意見呢。去年我在家鄉時就親眼看見一老農因沒買上肉,對我舅舅(買一頭豬宰了賣肉)表示強烈不滿。

  在我們老家,一斤豬肉(肥瘦結合包括一點骨頭)的價格高達16元。物以稀為貴,現在養豬戶太少了。在我少時,村里每家每戶都要養兩三頭豬,而現在大多戶頂多養兩頭,養一頭者更多。養豬少的原因在于散戶養殖成本太高,又是個累活,養豬戶感覺得不償失,因此養豬的熱情大為消減。有少數在家留守的婦女,看著剩飯剩菜可惜,勉強養了一頭豬消化剩食。在我們當地,農民不吃那種集中圈養的白豬肉,而非要以家養的純黑豬肉替之,這種豬肉吃起來油多、肉香、有嚼勁,這方面還保持著非常傳統的習慣。

  養豬少,養豬貴,養豬難。在家農民少,自然養豬者少;養殖成本太高,還得搭上大量工夫,如果家里養一頭豬,走到哪得想著給豬喂食,很難脫得開身,因此很多農戶嫌麻煩也不養了;加上目前農村養豬仍然停留以往傳統的養殖方式,在防疫等方面缺乏科學手段、缺指導與扶持,一旦當地發生豬瘟,所花大量心血與成本就付之東流。就在正月十八我接到老媽的電話,告訴我小舅舅家養的三頭豬中有兩頭因病死去,一下子損失好幾千塊,舅舅心里極為郁悶。我只好打電話安慰舅舅,以后別養這么多頭了,把養豬的時間隨便干點什么副業活計都比養豬強啊,過年有頭豬殺了吃就夠了――這也是如今大多留守村民家庭的想法。

  農村里平常也真是空心了,有個紅白喜事,很難叫上年輕人幫忙。在當下的農村,平常日益遭遇人少的難題。過完正月初五農村里的年輕勞動力幾乎都要外出了,只剩下老年婦幼,因此在平常村里的紅白喜事都缺人手。在我們那,在去年安慶市在農村里強行推行野蠻粗暴的火葬之前,人死后要放在棺材里抬到山上埋葬,八個男性勞動力抬著,這八人謂之“八仙”,前些年,喪葬時連“八仙”都湊不齊。農村里的婚喪嫁娶風俗,也隨著時代的改變在不斷演進與改變。

  近十多年來,老家村民的賭博之風也日甚。這次聽說村里的一位農民,常年在外打工,玩什么“二八杠”的賭博游戲,一晚上輸了3萬多元,兩個晚上輸了5萬塊。自己辛苦一年在外打工的血汗錢付之東流。實際上,很多有青年勞動力的農民家庭并不怕貧窮,就怕賭博返貧。生病致窮現在都好多了,因為有了農村合作醫院保險,住院治療能報上60%-80%。(當然,對于此項政策我認為還應該完善,比如農民看病門診環節就應該給予報銷,小病看好了,農民就不用去住院了,國家也少花錢了。門診不報銷,好多農民有病還是選擇耗著,怕花錢,以至錯過**佳治療階段。)在農村里,有的鄉鎮干部對賭博并不制止,很多干部還好這一手經常親自上陣。不知國家什么時間能禁止一下。賭博之風興盛壞處當然很多,除了助長農民好逸惡勞的作風,還帶壞了下一代。很多經常打牌的農民家庭,家里的垂髫小兒都對麻將之術頗為精通。很多小孩特別是留守兒童也就無心學習了。雖然前些年大學擴招,但是農村子弟考上二本以上的比例并不高,一本的更少,可見大學精英化、城市家庭孩子跟農村孩子繼續拉開差距。

  農村人為什么愛賭?首先還是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后,農民出外打工,掙錢比過去從土地里刨食容易多了。同時,隨著農民都不種田地了,莊稼活自然就少得很,農民自然也有很多閑暇,又沒有其他的事情可干,加上人性使然,幾個人一湊就打牌了。記得在我小的時候,農村里還經常搞些舞獅子、跑馬、唱黃梅戲之類的娛樂活動,而現在早就難覓蹤影了。

  還有一個怪現象,一些賭場或賭窩里,你要是正常從事經營或生活有困跟別人借錢,他不借給你,可要是打牌借錢,馬上有人借。后來陸續聽到些咄咄怪事――現在農村里有的農戶蓋了新房,不送別的禮物--送麻將機。在我們老家,很多農戶家里客廳內都擺放著麻將機,有麻將的家庭占了大多數,簡直到了無麻不活的地步。有時我也不知道對部分農民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很多農民確實沒有事可做,更多人可能還是當作一種擺脫無聊的娛樂,很難說這項活動就是低級情趣的。

  欣幸的是,在國家推進美好鄉村建設之際,我們村里也建起了一個露天舞臺。每到傍晚,沒外出打工的婦女們就去跳舞。我老媽也是其中之一,雖然老媽年紀大跳得不好,但我經常鼓勵她參與,哪怕扭扭腰也好啊。也不知是不是鍛煉的原因,過去一年中小病不斷的我母親在去年居然幾乎沒生過病,讓我大喜過望,去年少操了不少心。像我們在外工作的人,聽到家里來電話經常心里驟然一陣緊張。國家政策惠及了我這個在大城市工作的一員,真的要感謝美好鄉村建設的政策!

  有美好鄉村建設、“上面”出錢的推動,一些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動室、小型籃球場和一些體育設施。不過由于平常是空心村,到了年節時才能更好地發揮用場。農村的道路狀況也已經明顯改善,村村通工程已經基本實現,交通方便了許多,這也是促進農民買車的因素之一。但是,隨著車輛的增多,農村道路顯現出規劃短視的問題,一些路段兩輛車交匯困難。一些村民缺乏文明熏陶和教化,占用道路比較嚴重。農村道路上也大多沒有紅綠燈。

  記憶里我們村里的屋后山,曾經一片禿蕪,幾棵小樹寂寞地呻吟,由于缺乏綠色植被,經常發生泥石流,小溝細壑,端的千瘡百孔。可如今回去,驚奇地發現山上已經灌木叢生,綠樹成蔭,一派蔥蘢景象。過去,我們當地人燒火做飯都要靠到山上去砍樹、筢松針以作燃料,特別是在過去的年代,一些家庭沒有什么收入來源,有年輕勞動力半夜去山上偷樹砍柴賣錢,換作柴米油鹽。隨著近二十年來農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家庭都購買了液化氣灶,特別是隨著后來青年勞動力都處出打工去了,農村里剩下老人婦幼,需要生火做飯燒的柴禾量已經大為減少。而農民也早已經不需要再去辛苦地砍柴伐木去資助生計了。山林的繁茂,背后體現的是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和農村人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以及農民收入結構的不斷調整。

  村邊的自然景色越來越美,而村里的環境污染卻讓人憂慮。這方面的突出現象就是白色污染。過去,農村里的塑料袋數量非常少,塑料包裝的東西也少,大多只是包裝化肥的所謂“蛇皮袋”塑料袋。而現在白色垃圾可是隨處可見。農村商店里購物不搞什么禁塑,現在小塑料袋也便宜,一塊錢幾十個,農村人也沒有環保意識,隨便扔,池塘里、小河里及露天場所到處可見。去年我們村里雖因美好鄉村建設放了些垃圾桶,但我在家的幾天時間里沒見過一次收垃圾的清潔工過來。垃圾桶也成了樣子工程。另外聽說村里的自來水井水源處由于建起了一家養牛場,也引起了一些排泄物污染。在我看來,農村污染已經足夠嚴重了,雖然已經引起有識之士的呼吁,但愿政府部門盡早重視,不然今后遲處理起來將更加棘手,若進一步導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付出的代價將更大。土地污染是農村污染的基本問題,也是食品安全的源頭。3月9日,我看到有媒體評論稱“當前,農村已經成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的重中之重。污染問題不解決,農村不可能‘美’,農業不可能‘強’。”對此,我非常認同。農村里還需要好的帶頭人。一些村領導只顧自己掙錢,而一些對村民事務用心多些的村領導,村容建設方面也較好。

  此處也聊點“鄉愁”的話題。對于我這種離家遠游的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有鄉愁的。正月初五回京,凌晨趟在床上我改編了一下非常喜歡的《商山早行》(唐溫庭筠)詩:“晨起歸京程,游子戀故鄉。歡聲拂曉月,人跡幽徑霜。居家寥寥日,母愛溢行囊。可憐孝德大,惜人總健忘。”

  對于我們這些在外工作的游子,家鄉永遠是我們情牽夢繞的根,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鄉卻益加成為一縷縷無法割念的情懷。多少次夢回故鄉,而且經常幻想著插秧季節回趟家鄉,去感受那種熱火朝天、春情萌動、生機勃發的暢快圖景。前兩年,我也曾在暮春四月回過家鄉,想重溫一下往日兒時油菜花鄉、雞鳴牛叫的回憶,可發現留給自己的是反倒無限的悵惘。原來三四月份滿眼的油菜花,現在只是星羅棋布點綴于田野,我們那原來種雙季稻,現在也不種了。山區發展農業機械化非常難,由于土地平整的難度較大,基礎設施不全,池塘水庫、道路等跟不上,大型機械難行,因此影響了農民種田的積極性。這讓多年沒在這個時節回鄉的我頗感失落。“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樣讓人浮想聯翩的鄉村圖景早已無處可尋。到處水泥路,騙地是洋房,白色泡沫滿天飛,村中空心剩老幼。很顯然,這不是我曾經生活過的鄉村,殘酷地撕裂了遙遠的記憶。

  但終歸來說,農村、家鄉發生巨變,這是時代發展和社會發展的必然。我們不必糾結于農村的變化,不必糾結于無處安放我們的鄉愁。城市文明、現代文明必然日漸滲透到農村,城鄉之間的差距也肯定日漸會縮小。無論是水泥路、洋房和遍布的汽車,還是各種日用消費品與城市的接軌,這是農村人享受現代物質文明的必然選擇。新生與消失都是人類社會的必然發展趨勢和正常發展狀態。盡管我們記憶里的家鄉與現在迥然相異,但是把他放在我們美好的記憶里、放在我們的夢境中,已經足夠了。作為已經享受到城市文明的文化人,更不應該對這一現象進行指責。當很多農村人惋惜鄉村(文化)在消失之際,而很多村里人卻在興奮日漸跟城市靠近。我們,少耍點作為“城市精英”的無病呻吟和矯情作態,多一點感懷撫慰一下對故鄉的綿綿思念和曾經無比美好的記憶,不亦快哉?!(完)

  (朱禮好乙未年春記于北京)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blog.sina.com.cn/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