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人民日報:農業機械化需要專精特

作者:人民日報 本站發布時間:2016年07月04日 收藏

  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現象突出,亟須推動轉型升級,補上發展短板。

  “三夏”時節走訪麥收,真切感受到農業機械化帶來的變化。過去一到農忙,在外打工的壯勞力都要回家收麥,可現在田間地頭很少能見年輕人身影,收割機來回走一趟,幾畝麥子就收獲到手了。更先進些的,采用“一條龍”作業,小麥收獲、秸稈回收、免耕播種等一次性完成,“三夏”變成了“兩夏”。

  然而,再到油菜主產區一看,對比就很強烈。農機化依然是制約油菜產業發展的瓶頸。由于田間管理環節多、勞動力成本高,機械化水平跟不上,我國油菜種植面積呈下降趨勢。“就拿**后收獲環節來說,請人工不劃算,一畝油菜需要三四個勞動力;現有的油菜收割機損耗大,一畝田要損失1/3的產量。按今年的市場行情,每畝少收入近兩百元!”幾位種植大戶都說,現在油菜價格不錯,市場需求旺盛,可是適用的農機跟不上,解決不了種收難題,他們也不敢多種。

  大戶一番話道出農機行業的痛點。當前,農村地區對中高端農機、多樣化農機需求迫切,但相應的有效供給不足。農機裝備在不同區域、行業中都存在發展不平衡、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比如,種植業機械化水平相對較高,養殖業、林果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機械化水平低;動力機械多、配套農具少,低檔次機具多、高性能機具少;平原地區快、丘陵山區慢,旱地發展快、水田發展慢;一些關鍵環節的機械化還沒有實現突破。

  農機裝備水平是衡量現代農業的重要指標。在當前農民老齡化、農業兼業化背景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一直保持較高水平,與農業機械化率的顯著提升有直接關系。以小麥為例,目前機收水平超過92%,黃淮海主產區穩定在96%以上,從種到收農民輕松省力。今后發展現代農業,破解“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難題,亟須推動農機裝備的轉型升級,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補上農機發展的短板,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

  推動農業機械化,要補上創新短板。針對產業發展需求,鼓勵農機企業、科研院所、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機手、土專家等大膽創新,農機、農藝結合,研發推廣一批新型高效農業機械,力爭在關鍵環節、核心領域實現突破,推動我國從“農機大國”向“農機強國”轉變。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制度環境,為企業減負松綁,既要扶持重點農機龍頭企業,也要鼓勵“接地氣”的小企業向“專、精、特”方向發展。

  還要完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集財政、金融、保險于一體、合力促進農機化發展的政策體系。近年來實施的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極大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當前要根據農村的需求變化,不斷提高補貼政策的導向性和精準性。還要運用市場化手段,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聚集、金融服務向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

  推動農業機械化,關鍵在人。要加大對農機從業人員的培訓力度,培養一批既能熟練操作農業機械又懂農藝知識的高素質新型職業農機經營者隊伍,為農機化持續健康發展培養后備人才和中堅力量。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news.ifeng.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