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河北省養殖大縣全面推廣“糧改飼” 為養而種農牧雙贏

作者:雷沃 本站發布時間:2017年02月23日 收藏

  “還是當青貯飼料賣好!俺家5畝地全株玉米能產16噸青貯飼料,比賣玉米算下來還多掙800多塊錢。”提起去年的玉米給自己帶來的收益,河北省行唐縣市同鄉東霍同村農民楊立軍對該縣實施的“糧改飼”項目贊不絕口。

  

  資料圖

  為推動糧改飼種植結構調整,實現糧經二元種植結構向糧經飼三元種植結構轉型,去年以來,河北省以草食畜(奶牛、肉牛、肉羊)養殖大縣為重點,全面推廣糧改飼種植,累計落實糧改飼面積突破240萬畝,建成萬畝示范區29個,千畝示范片361個,有效促進了產業升級、循環發展和農民增收。

  補貼精準到位種養結合共贏

  行唐縣是全國牛奶生產強縣,全縣存欄奶牛8.49萬頭,肉牛1萬余頭,草食畜規模養殖場區100余家,建有奶牛養殖場區92個,其中省級示范場10個,市級示范場24個,全縣青貯飼料年需求量在22萬畝以上。該縣作為農業大縣,玉米種植面積常年在30萬畝左右,是全株青貯玉米飼料生產基地,而且擁有116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械,并建立了一支專業的全株玉米青貯經紀人隊伍,有著較強的全株玉米青貯生產加工能力,這些為實施“糧改飼”工作試點奠定了良好基礎。

  為推進農業由糧食、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向糧食、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轉型升級,該縣依托“草食畜存欄量大,玉米種植面積廣,青貯收割機械多”三大優勢,以國家“糧改飼”為試點,堅持“項目扶強、資金扶大、補貼扶活、政策扶優、試點扶準”,探索出“草食畜養殖合作社+玉米種植大戶+專業化收貯隊伍”的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模式,找到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的一條共贏新路。

  為推動“糧改飼”試點工作順利開展,行唐縣制定了《“糧改飼”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將補貼對象確定為當年收貯青貯草料、購置青貯玉米等大型聯合收割機、改擴建青貯窖的規模化草食畜養殖場及相關的專業收貯企業(合作社),安排不低于800萬元資金,對奶牛或肉牛養殖達到200頭以上,全株青貯玉米為500畝以上的草食畜養殖場區及同等收貯量的專業收貯企業(合作社)進行補貼,帶動收貯積極性;安排資金不高于150萬元通過政府采購形式購買青貯添加劑,提高青貯質量;合理草畜配套,每個收貯單位與玉米種植戶簽訂三年的種植收購協議,依據當年市場價靈活確定收購價格,并做到應收盡收,實現了養殖和種植雙方合理的利益分配,確保了補貼資金使用的針對性、有效性,形成了種養雙方緊密合作的長效機制。

  目前,行唐縣已在養殖規模比較集中的安香鄉、獨羊崗鄉建制實施,打造了兩個“萬畝方”和20個“千畝方”,進一步推動了種植業機械化、畜牧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及勞動力集約化步伐。去年該縣試點面積突破12.1萬畝,占全縣玉米種植面積的40.7%。

  飼養成本降低生態效益顯現

  “糧改飼”的順利實施,有效降低了飼養成本,提升了牲畜品質,增加了農民收入。

  以隆化縣郭家屯鎮河南村的肉牛養殖戶于海龍和灣溝門鄉的肉牛養殖戶杲建民為例,以前育肥方法主要是使用能量飼料(玉米面)、干玉米秸稈、油葵渣、酒糟等為主,體重300公斤肉牛每頭每天消耗精料6斤,干草19斤,日增重0.7斤,飼養成本每天14.7元。實施全株玉米青貯飼喂以后,每頭牛每天消耗精料減至2斤,日增重達2.1斤,飼養成本可降低4.8元。同時,每畝享受“糧改飼”項目補貼144元,購置收割機的杲建民還享受到直接補貼金額6.9萬元,有效擴大了養殖業利潤空間。

  “我們小區現有奶牛存欄540多頭,去年收購全株玉米青貯飼料7000多立方米,青貯補助13.2萬元,不僅降低了飼料成本,還提高了養殖效益。”行唐縣愛農奶牛養殖合作社負責人郭連喜說,“以前奶牛每日產奶25公斤左右,如今產奶33公斤,奶牛單產提高了30%,通過種養加的緊密結合,飼料糧由‘黃貯’到‘全株青貯’的就地轉化,讓‘糧變肉’、‘草變乳’,實現了過腹增值,去年增收50多萬元。”

  據介紹,2016年行唐縣91個草食畜規模養殖場區被納入“糧改飼”試點項目補貼范圍,共為4.25萬頭草食畜提供優質粗飼料,直接增加養殖效益2000萬元。

  不僅奶牛養殖戶效益可觀,而且種植戶、機手的收入也有增無減。“與原來的籽粒玉米收割相比,全株青貯玉米的收割、運輸、晾曬、脫粒、儲藏等環節減少,費用降低。種植戶每畝普遍增加了二三百元,一增一省,降本增收額突破1000萬元。”行唐縣畜牧工作總站有關負責人說,去年,行唐縣組織縣內外150余臺收割機械、700余輛運輸機械積極參與“糧改飼”收貯工作,可為收割運輸隊伍增收1200余萬元。

  除了經濟效益外,全株青貯玉米的生態效益也很明顯。行唐縣奶牛養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代表+農戶”模式,與農戶代表簽訂種植、收貯和糞肥還田協議,帶動農戶種植青貯玉米,養殖場區糞肥經過堆積發酵后無償供給種植戶使用,既增加了農民收入,又減少了因焚燒造成的污染,在保障草食家畜營養粗飼料供給的同時又促進了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使上一環節的廢棄物作為下一環節的資源,實現了種養優勢互補和良性生態循環,促進了畜牧生產展和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

  提質增效種養加一體化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隆化作為近鄰京津的貧困縣、京津冀水源涵養的重點縣,加快種植業結構調整和畜牧業節本提質增效,成為帶動該縣農牧業走出一條低碳循環、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糧改飼”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縣堅持“以養定種、種養結合、草畜配套、草企結合”,積極鼓勵大型養殖場、家庭農(牧)場建設自有飼草料基地。并通過土地流轉或牧草生產訂單形式,探索建立牧草種植企業獨資經營、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牧場融合發展的青貯飼料種植模式,全年落實全株青貯種植面積2.2萬畝,制作全株玉米青貯6.8萬噸,新增大型青貯收割機2臺,裹包機5臺,有力帶動了肉牛養殖標準化建設。全縣已建成省部級肉牛示范場5個,千頭以上規模牛場26個,百頭以上規模牛場455個。

  與隆化縣特殊的地理位置相比,雄縣則依托傳統的農業資源條件,因地制宜,大力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農牧業結合,種養加一體的循環發展新型種養結構,進行糧食改種飼料的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業、畜牧業協調發展。

  該縣位于冀中平原,大清河以北的三角地帶,地勢平整,土質肥沃,現有耕地47萬畝,有規模養殖場268個。全縣豬存欄5.5萬頭,牛存欄4000余頭,羊存欄5.7萬只,禽存欄63萬只。近年來,該縣通過企業自行流轉等方式,調整3.6萬畝土地種植結構,種植飼料玉米、桑苗、苜蓿等。同時配套大型收割機械200多臺、粉碎機械600多臺,用于飼料收割、加工和青貯等,去年全年秸稈青貯量達到17100噸。涌現出雄潤、化強、祥農、華韻等多家種養加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

  在不久前舉行的相關行業會議上,河北省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充分利用中低產農田、已墾撂荒草原等宜草資源,采取糧改飼、草糧輪作和糧草套種等方式,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燕麥等優質牧草種植。大力推行種、養結合的產業發展模式,鼓勵各類牛羊養殖場,推廣“養殖-種植”一體化生產,發展循環生態養殖模式,實現種植和養殖業相互促進、發展共贏的局面。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g102.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