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全文]國務院政策吹風會|推進農機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

作者:農業部農機鑒定 本站發布時間:2018年12月19日 收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8年12月19日(星期三)上午10時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張興旺,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負責同志羅俊杰介紹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襲艷春(張馨攝)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了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三農”發展的有關工作。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我們今天非常高興地邀請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的政策措施,并回答大家提問。出席今天吹風會的還有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張興旺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負責人羅俊杰先生。

  下面,先請張桃林先生作介紹。

  2018-12-19 10:00:32

  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張馨攝)

  張桃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與媒體朋友們見面,也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農業機械化和“三農”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沒有農業機械化,就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李克強總理強調,要推進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發展,加快我國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12月1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明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下面,我對政策措施的出臺背景和有關內容,作一簡要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保持較快發展態勢。2017年全國農機總動力達到9.88億千瓦,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66%,規模以上農機企業發展到2500多家。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農機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農業生產方式實現了從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機械動力的歷史性轉變。

  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總體上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一是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不足,缺門斷檔和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并存,機具的可靠性、適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二是農機和農藝融合不夠,品種選育、栽培制度、種養方式、產后加工與機械化生產的適應性有待加強。三是適宜機械化的基礎條件建設滯后,存在農機“下田難”“作業難”和“存放難”問題。要破解這些矛盾和問題,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出臺更多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

  按照國務院部署,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認真謀劃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思路舉措,國務院常務會已審議通過。

  2018-12-19 10:02:10

  張桃林:

  在指導思想上,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為路徑,補短板、強弱項、促協調,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這里說全面機械化是指: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領域開始全面拓展,即,從糧食作物機械化向經濟作物拓展,從種植業機械化向畜牧養殖業、水產養殖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初加工業機械化延伸,從平原地區機械化向丘陵山區機械化進軍。

  在發展目標上,力爭到2025年,農機裝備品類基本齊全,產品質量可靠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全國農機總動力穩定在11億千瓦左右。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5%,糧棉油糖主產區(縣)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丘陵山區(縣)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5%以上,設施農業、畜牧養殖、水產養殖和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率總體達到50%左右。

  在工作舉措上,一是通過完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推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布局和加強質量可靠性建設,加快推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通過加快補齊全程機械化生產短板、協同構建高效機械化生產體系,著力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三是通過加強綠色高效新機具新技術示范推廣、推動智慧農業示范應用,提高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能力,大力推廣先進適用農機裝備與機械化技術;四是通過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機服務機制創新,積極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五是通過提高機械化作業便利程度、完善農機作業配套設施,持續改進農機作業基礎條件;六是通過健全新型農業工程人才培養體系、注重農機實用型人才培養,切實加強農機人才隊伍建設。從上述六個方面入手,出臺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工信部將按照國務院的總體部署,與有關部門密切協作,建立協調推進機制,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的裝備和技術支撐。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8-12-19 10:03:17

  襲艷春:

  感謝張桃林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在新聞單位。

  2018-12-19 10:10:50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提問(劉健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看到12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快主要農作物生產過程的全程機械化,為什么要特別強調這一點?下一步會有哪些具體措施進行扶持?謝謝。

  2018-12-19 10:14:33

  張桃林:

  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是農業現代化重要標志,也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一個重要體現。目前我們國家主要農作物是小麥、水稻、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耕種收機械化水平超過80%。但是,就這三大作物從全程機械化的角度來講也不平衡,比如水稻的機插機械化率相對還比較低,玉米機收的水平上升比較快,但相對其他方面要低一點。特別是我們過去主要是重點推進耕作、種植、收獲三個環節的機械化,高效植保、秸稈處理、產地烘干,(比如稻谷烘干等環節)的機械化水平還不高,其他的農作物,特別是經濟作物的弱項比較多,比如馬鈴薯、棉花、油菜等作物的機械化率只有30%左右,甘蔗的機械化率更低,僅3%左右。

  黨中央、國務院對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高度重視,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對此也提出了明確要求。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做出了進一步部署,我們下一步要認真貫徹落實決策部署,采取措施來推進全程機械化,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是聚焦短板弱項。瞄準農業機械化的需求,研發適合國情、農民需要、先進適用的各類農機,同時要加大先進的機具和技術的試驗示范力度,探索具有區域特點的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

  二是創新協同機制。農業機械化牽扯到方方面面,包括地域、品種、種植栽培制度,還有產后加工等。我們提出要使良種、良法、良地、良機配套,也就是良田良制、良種良法、農機農藝融合配套,為全程機械化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是加強組織推動。深入實施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這方面我們過去有一些示范基地,也有一批典型。我們要繼續創建一批示范縣,通過典型引路來示范帶動農機化水平全程全面提升。

  目前,全國已有300多個縣區率先基本實現了全程機械化,計劃到2020年示范縣的數量達到500個以上。謝謝。

  2018-12-19 10:18:06

經濟日報記者提問(劉健攝)

  經濟日報記者:

  我們了解到,近年來我國農機社會化服務較快,幫助很多小農戶解決了機械化生產問題,能否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的現狀,以及下一步如何推動其更好地發展?謝謝。

  2018-12-19 10:25:41

  張桃林:

  正如您所講,這些年來農機社會化服務發展比較快,特別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加快,請工難、用工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對機械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現在農業勞動力的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青壯年勞動力相對比較短缺,如果按照過去勞動方式、勞動強度,糧食生產面臨比較大的挑戰。大家都知道,我國農戶經營規模水平都比較小,家家戶戶都去買農機也沒必要,而且農田也比較分散,社會化服務應運而生、蓬勃發展。

  目前,農機專業戶已經超過500萬,農機合作社等作業服務組織差不多有20萬個,每年的作業服務面積累計超過40億畝,已經成為農業發展非常重要的支撐。農機化社會化服務既為廣大小農戶解決了耕種難的問題,實際上也通過農機的載體功能,把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得到更好的應用和推廣。可以說,農機化也促進了糧食農業生產的科技化水平,同時通過農機化也促進了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我們認為農機化服務是一個引擎,可以聚集先進的生產要素,而且可以帶動其他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社或者服務組織的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加快推進農機化服務提檔升級。一是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總結過去好的做法和經驗基礎上,培育壯大農機專業戶、農機合作社和農機作業公司等各種形式的新型農機服務化主體。二是要推進服務機制進一步創新。我們鼓勵農機服務的主體與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普通農戶,以及農企構建聯合體,促進機具共享、互利共贏,也更大限度提高機具的利用效率,減少降低生產成本。三是要推動服務業態創新。建設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各類生產主體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機械化服務。我們通過機械化服務組織,把其他一些要素聚集起來提供服務,可以把農業生產資料、技術培訓、市場信息通過合作組織進行聚集,打造共同平臺,來提供“一站式”的服務,助推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四是加快“互聯網+農機作業”應用。提升農機服務效率,擴展農機服務領域,推進農機服務向生產全過程、全產業鏈延伸,努力為農民生活、農業生態,包括農村能源、環保等方面提供機械化的高效率、高質量服務。謝謝。

  2018-12-19 10:36:18

中新社記者提問(劉健攝)

  中新社記者:

  剛剛張部長提到,現在中國已經是世界上第一大農機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推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請問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哪些不足?下一步需要從哪些方面發力推進?謝謝。

  2018-12-19 10:46:56

  張桃林:

  這個問題請工信部羅俊杰副司長回答。

  2018-12-19 10:51:28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負責同志羅俊杰(張馨攝)

  羅俊杰:

  謝謝主持人,謝謝記者的提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起了適合于我國國情的農機工業體系,應該說在很短的時間內,我們實現了從“牛耕人拉”到“機耕鐵犁”的進步,極大提高了社會生產力。總體看來,我國農機制造的體系基本健全,技術水平逐步提升,開放合作也初顯成效,有力保障了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穩步發展。剛才張桃林副部長介紹情況的時候也講到了,我國現在農機裝備行業規上企業2500多家,去年的產值規模達到4500億元左右,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一大農機生產大國和使用大國。

  但在發展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特別是一些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有效供給還不足,缺門斷檔和中低端產品過剩的問題并存,還有機具的可靠性和適用性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農藝與農藝融合不夠。當前,全球農機裝備向大型復式、節能高效、智能精準的方向加速發展,在我國農村人口結構變化的歷史大背景下,我們確實也面臨著“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新問題。發展農機裝備是重要基礎,必須與農業機械化統籌規劃,一體推進。為此,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策部署,下一步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要聚焦短板弱項,建設創新體系。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抓緊解決主要經濟作物薄弱環節“無機可用”的問題。下一步,我們要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的“瓶頸”制約,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建立健全部門協同聯動、覆蓋關聯產業的創新機制,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的農機裝備創新體系。同時,鑒于農機作業環境復雜、時效性強,對農機裝備的可靠性、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我們鼓勵企業加強研發后樣機的工程化驗證,深化農機農藝融合,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接,探索“企業+合作社+基地”等研發生產新模式,切實提高農機裝備的質量,破解“無機好用”的難題。

  二是推進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農機裝備企業要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對接,協同攻克基礎材料、基礎工藝、電子信息等“卡脖子”的問題。同時,零部件與整機企業要“主配牽手”,共同構建成本共擔、利益共享的新型合作機制。我們也鼓勵大型農機企業向成套設備集成轉變,支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支持優勢農機裝備企業為龍頭,帶動區域特色產業集群的建設。

  三是加強質量可靠性建設,促進智慧農業發展。我們將構建現代農機裝備標準體系,加強農機裝備產業計量測試技術研究,支持重點地區建立農機裝備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促進新一代信息通訊技術在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上的應用,引導智能農機裝備加快發展,推進“互聯網+農機作業”。

  四是推動開放合作,加強國際交流。大家也知道,全球十大農機企已在我國設廠,并得到了很好的投資回報,我國的一些骨干龍頭企業也紛紛走出國門。所以下一步要積極推進先進農機技術及產品“引進來”“走出去”,鼓勵企業參與對外援助和國際合作項目,提升國際經營能力,融入全球的產業體系。我們也將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機裝備生產企業。

  總體來說,要做的工作還很多,核心是要加快農機裝備技術創新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推動農機裝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謝謝。

  2018-12-19 11:07:58

光明日報記者提問(劉健攝)

  光明日報記者:

  我注意到,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特別提到持續改善農機作業的基礎條件,支持丘陵地區農田進行宜機化改造。請問張部長為什么強調這一點?未來將如何推動這項工作?

  2018-12-19 11:18:40

  張桃林:

  謝謝您的問題,確實非常重要,也是農機化發展當中需要破解的瓶頸問題。我前面提到,相對于平原地區,我們國家面廣量大的丘陵地區農機化發展水平相對還比較低,還有不少制約因素,所以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在整個轉型升級里把丘陵地區的農業機械化作為重要問題提出來,我想是非常及時的。

  因為農田的條件也是農機作業的前提條件。當前,農機化發展總體來講,北方快、南方慢,實際上是平原快、丘陵慢。整個農機化,主要農作物的機械化率是66%,但是丘陵地區只有不到40%。這里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丘陵山區農田基礎設施狀況,農機作業的需求不相適應,突出表現在有些地方田間缺乏農機作業**基本的條件,就是機耕道,你的機具要能夠上山、能夠下田才能作業。有些俗語說“牛進得去,但是鐵牛(就是農機具)進不去”。第二個是因為丘陵山區的情況,大家都了解,地塊相對起伏變化比較大,而且地塊相對來講,特別是耕地也比較分散,不是集中連片,破碎化的程度比較高,田塊比較細碎、高低不平,所以農機作業難度比較大,對機具的要求很高。要改變這種局面,加快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需要我們從順應機械化作業要求來入手,改善農田基礎條件。

  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也特別強調要支持丘陵山區“宜機化”改造,宜機化改造其實不少國家在推進農機化過程當中都作為基礎工程來做的,像日本、韓國,他們丘陵山區機械化發展歷程也都表明,機耕道建設和地塊整合是重要的先決條件、前提條件之一。從國內來看,這幾年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在推進,尤其是重慶,我也多次到實地看,重慶搞宜機化改造方面做了有益探索,積極推進。許多巴掌田、雞窩地,現在通過整理也能夠進行大中型農業機械的作業,為丘陵山區開展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業機械化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抓三項工作:一是修訂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土地綜合整治等方面的制度標準,進一步明確田間道路、田塊長度寬度等宜機化的要求,我們**近在研究高標準農田建設跟農田整治的問題,把宜機化作為里面非常重要的內容或者指標,把它納入進去。現在大家知道,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理等方面的職能,現在整合到農業農村部一家在做,這對于下一步更好地發揮職能作用做好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二是統籌中央和地方各類相關資金以及社會資本,推動田塊小并大、短并長、彎變直和互聯互通,這些都是在這幾年探索過程當中總結出的經驗,為農機通行和作業創造條件。三是重點支持丘陵山區開展農田宜機化改造,加快補齊丘陵山區機械化基礎條件這塊短板。當然我們做這個還是要因地制宜,還是講科學,也要講效益,因為宜機化改造也要根據條件進行改造,還要考慮到經濟、社會、環境生態等諸多方面的影響,綜合統籌來抓好這項工作。謝謝。

  2018-12-19 11:26:21

中國日報記者提問(劉健攝)

  中國日報記者:

  有兩個問題。第一,早在2004年中央提出了對農機購置的補貼,這項政策對于提高農機化有什么作用?第二,上個星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對國內外的農機購置一視同仁。這項政策如何落實?對于外資企業來說會有怎樣的機會?

  2018-12-19 11:40:06

  張桃林:

  這個問題請農機化司司長張興旺同志來回答。

  2018-12-19 11:45:45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司長張興旺(張馨攝)

  張興旺:

  謝謝你的提問。這個問題,各方面都特別關注。實際上農機購置是補貼政策,是關系農民群眾福祉、關系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也直接關系農機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這項政策是在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出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富農強農惠農政策,應該說,實施十幾年來,為改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情況轉變為機械化為主的生產階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到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就會感受到老百姓非常歡迎,非常擁護。政策實施14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資金2千多億元,直接惠及的農戶3300多萬,扶持農民和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購置農機具4000多萬臺套。簡單來講就是“234”:2千多億元、3千多萬農戶、4千多萬臺套,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有幾個基本數據,在政策實施同期的14年里,從2004年到2017年,全國大中型拖拉機擁有量由110萬臺增加到670萬臺,增加了5倍;每百戶農民拖拉機擁有量由6臺增加到13臺,增加了1倍;畝均動力由0.33千瓦增加到0.49千瓦,增加了50%。同樣的時間段里,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34%提高到66%,翻了一番。

  今年年初,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在全面總結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對未來三年(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的政策做出了進一步安排。按照上周國務院會議精神,要穩定實施這一政策,下一步重點要突出四個方面:

  一是要更加注重有效性。要著眼于農業各產業對于農機裝備的新需求,包括農村生態方面對于農機的新需求,來優化補貼機具種類的范圍,加大對短板機具、高端機具、智能裝備,當然也包括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所需機具補貼力度,促進裝備提檔升級,讓政策發揮**大效益。一方面是要強化綠色導向,大力支持深松整地、秸稈還田離田、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綠色高效裝備的推廣應用。另一方面要突出特色導向,要從中國國情出發,大力支持包括小農生產對于機械化的需求,還有剛才張部長講到丘陵山區對于機械化的需求,包括上周國務院會議講到甘蔗這樣的特色作物對于機械化的需求,也要給予重點支持。

  二是要更加注重便利性。這幾年在長期探索基礎上,真正操作層面采取了“定額補貼、自主購機、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的操作方法,老百姓在購買農機以前,是不需要先提出申請資格的,你買了以后,直接按照程序申請補貼就可以了。同時,這個政策不僅向農民包括專業合作組織,包括農業企業各類生產經營組織都是這樣的開放政策。對于符合補貼范圍的機具,實行敞開補貼。在實際操作過程當中,根據“放管服”要求,怎么樣把好的政策更好地為農民提供便利化的服務,包括上門服務、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我們也在積極推動各地在進行探索。

  三是要更加注重開放性。也就是剛才你講到對國內外農機產品是不是一視同仁。在整個制度設計上、安排上,現在無論是國內生產的農機具,還是國外進口的,只要符合補貼資質條件,農民購買以后都是可以申領補貼的。按照2018年-2020年的操作辦法,所有符合補貼范圍的進口農機產品也可以享受補貼。這樣在政策層面上,購買國內外農機產品已經做到了一視同仁,要通過這樣的舉措深化農機對外開放,促進公平競爭,真正讓老百姓得實惠。

  四是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在實施過程中,要加強監管,不斷提高政策的規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堅決依法懲處失信違規行為,嚴格防控系統性風險。對于在政策實行層面出現的跑冒滴漏情況堅決查處。通過這樣的措施,保障政策的廉潔高效實施,不斷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政策的實現度。謝謝。

  2018-12-19 11:51:13

  張桃林:

  簡單補充一點,剛才張興旺司長把情況給大家作了介紹。農機購置補貼從2004年實施,我是2008年到農業部工作的,而且一直主管這項工作,我親身經歷了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的支持強度在快速增加。另一方面,農機購置補貼在推動我們國家農機化發展,特別是實現從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的歷史性跨越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大家知道,農機化特別是在購置補貼過程中也經歷了幾個階段,而且我們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過程中,也由于鏈條長、層級多,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是在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改進和完善。總的來講,現在農機購置補貼,下一步按照國務院審議通過的意見,來圍繞農業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農業轉型升級,還要跟制造業轉型升級協同推進。特別是圍繞農業機械化的全程全面高質高效來進行購機補貼的創新和完善,能夠實現整個購機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高效性和便利性,在這些方面能夠有更大的提高。謝謝。

  2018-12-19 12:02:07

  襲艷春:

  大家還有關心的問題嗎?我注意到只有一位記者舉手,**后一個提問。

  2018-12-19 12:07:34

鳳凰衛視記者提問(劉健攝)

  鳳凰衛視記者:

  請問張部長,近期網上傳農業部的食堂是不吃轉基因的,尤其是腐竹、食用油都必須是非轉基因的,不知道是否可以證實,如何作評價?轉基因大家都比較敏感,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如何看待?謝謝。

  2018-12-19 12:10:11

  張桃林:

  其實轉基因問題,農業部包括我本人也多次在多個場合作過介紹和回應。轉基因問題大家都很關注,關于食堂吃不吃轉基因,有沒有特供問題,我在今年兩會“委員通道”已經給大家作過介紹。據我了解,我們沒有專門的特殊供應渠道,我們所吃的東西跟大家一樣,都是從市場上購買的,這一點我再次說明一下。

  轉基因技術是生物科技的前沿技術,無論是從科學原理上,還是從長期的實踐,特別是國際權威機構的長期跟蹤、評估、評價、監測結果,都表明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是可以控制的,是有保障的。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也都專門制定了國際公認和遵循的轉基因安全標準和規則,也確保通過安全評價的批準上市的轉基因產品,除了增加預期或者是期望的特定功能,比如抗蟲、耐除草劑,或者抗旱的功能之外,并不增加額外的風險,這都有一整套科學權威嚴格的安全評價程序。我們國家對轉基因發展方針也是一貫的、明確的,就是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審慎,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我們國家也專門建立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是由國家相關部委推薦遴選的跨學科、跨部門的權威專家組成,以保證我們國家轉基因安全評價科學規范、嚴謹權威。

  總的來講,我們會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積極研究,審慎應用,嚴格管理,推進轉基因健康發展。讓科學技術能夠更好地造福人民,增進人民福祉。謝謝。

  2018-12-19 12:16:39

  襲艷春:

  再次感謝張部長,也謝謝兩位司長,今天的吹風會到此結束。

  2018-12-19 12:24:08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