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2018年農機工業主營收入2600億元,利潤大幅下降15%

作者:農業機械雜志社記者 曉琳 本站發布時間:2019年03月05日 收藏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8年農機工業運行數據,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2601.32億元,同比增長1.67%;規模以上企業利潤大幅下降15.76%,一直處于負增長狀態。在出口方面,出口交貨值下降2.17%,出現疲軟無力的現象。

  看到這組數據,相信業內人士是無法淡定的,更多的應該是憂慮和思考。其實,這個數據,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行業處于下行通道,一直沒有擺脫“跌跌不休”的困境;意料之外的是,2600億元的主營收入,1.67%的增長,這與前幾年的4000億元數量級有著巨大的反差,更與企業的真實感受“不符”。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統計口徑的變化,另一方面據說是對前些年的數據“擠水分”。

  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寧學貴介紹,2018年農機行業整體疲軟,但細分領域差距明顯,冷熱不均。傳統產品尤其是拖拉機和收獲機行業下滑明顯,新興產品逆勢上揚;即使是傳統產品,各細分品類、細分市場也表現不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行業整體處于調整期,產品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

  拖拉機持續下滑,大中拖行業集中度降低

  據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骨干企業拖拉機產量持續下滑。其中大中型拖拉機產量17.98萬臺,同比下降20.79%;小四輪拖拉機產量3.69萬臺,同比下降79.14 %;手扶拖拉機生產7.23萬臺,同比下降21.21%。

  大中拖行業集中度持續降低,一大批中小企業進入大拖生產領域。據不完全統計,能“生產”147kW(200hp)及以上拖拉機的企業就有六七十家。

  這一方面說明大拖的社會化配套體系不斷完善和成熟;另一方面也與購置補貼分檔有關,功率不斷上延,甚至“大馬拉小車”現象盛行。眾多小企業的進入,在整體市場容量有限的情況下,自然攤薄了行業集中度。

  輪式小麥機下滑嚴重,大功率橫軸流機型占主導

  近幾年,我國輪式小麥收獲機產銷量不斷下滑,基于市場保有量大,目前銷售主要以更新為主,但產品結構不斷優化提升,向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發展趨勢明顯。

  據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生產輪式小麥收獲機15399臺,同比下降52.66%。其中喂入量6kg/s橫軸流機型占3.9%,6kg/s縱軸流機型占4.7%;7kg/s橫軸流機型占7%,7kg/s縱軸流機型基本退出市場;8kg/s橫軸流機型占65.6%,成為主導產品;9kg/s縱軸流機型占2.2%。

  履帶水稻機功率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據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履帶水稻收獲機累計生產67090臺,同比下降17.14%。其中喂入量2kg/s以下產品下降83.68%;2kg/s≤喂入量<3kg/s產品下降72.64%;3kg/s≤喂入量<4kg/s產品生產8844臺,增長96.14%,說明小喂入量產品功率上延趨勢明顯。

  4kg/s≤喂入量<5kg/s產品下降48.93%;5kg/s≤喂入量<6kg/s產品生產48600臺,下降17.07%,盡管該功率段產品產量是下滑的,但在所有產品中所占份額達到72.4%,成為市場主導機型。

  履帶水稻收獲機的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行業前6家企業市場份額超過97%。行業格局基本穩定,其他企業進入門檻提高。

  玉米收獲機產量大幅增加,去庫存效果明顯

  據工業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生產玉米收獲機24063臺,同比增長32.43%,成為眾多傳統子行業中****的增長點。

  其中,3行玉米收獲機產量4064臺,增長41.16%;4行機產量12225臺,增長18.01%;5行機產量1916臺,增長119.47%。3行機、4行機依然是玉米收獲機的主力機型,占總產量的67.7%,但5行機發展勢頭迅猛。

  與產量有較大增幅相比,2018年的玉米收獲機銷售市場增長不大,全年銷售3.5萬臺左右。市場銷量增長不明顯主要原因在于2018年玉米總產量減少2.2%,單產下降1.6%,而且玉米市場價格也一直走低,導致農民購買力受影響。

  玉米收獲機銷量高于產量1.1萬臺左右,主要原因是玉米收獲機骨干企業去庫存效果明顯,將2017年積壓的產品大部分都銷售了出去。另外,由于前幾年玉米收獲機市場低迷,很多企業在競爭中被淘汰出局,行業去產能效果明顯。

  插秧機、烘干機大幅下跌

  2018年,我國插秧機行業也遭遇了大幅下跌,據工業協會統計,插秧機累計生產54194臺,同比下降46.12%。其中,手扶式4行機下降40.89%,手扶式6行機下降50.75%;高速乘坐式6行機與高速乘坐式8行機分別下降41.25%、41.29%。插秧機產銷率在110%左右,說明大多數企業還在集中消化2017年的庫存。

  **令人意外的是烘干機的表現,2018年烘干機產量同比下降36.32%。2017年,谷物烘干機生產2.8萬臺,10~20t/h產品為主導,占60%以上,市場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湖南水稻產區以及山東、河南、河北等糧食大省。2018年,江蘇等水稻產區烘干機銷售同比下降明顯。

  寧學貴分析認為,導致烘干機市場全線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環保壓力大,很多地方禁止燃煤,而市場上銷售的多數烘干機仍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另一方面是農民增收困難,糧食企業的獲利能力不足。

  新興市場逆勢上揚,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2018年,雖然農機行業整體低位運行,但部分子行業的表現可圈可點,折射出曙光,主要體現在農機薄弱環節的機具增長明顯。

  青貯機產量同比增長8%左右,畜牧機械同比增長12%左右,花生聯合收獲機增幅超過50%;甘蔗收獲機快速增長,馬鈴薯機械、果園機械、殘膜回收機等市場也不錯,采棉機更是一機難求。

  2018年,采棉機市場呈現井噴之勢,新疆采棉機全年新增650臺左右。生產企業包括外資企業迪爾、凱斯,以及以現代農裝、新疆缽施然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值得欣喜的是,國產采棉機在經歷了多年的研發試驗、改進完善后,終于實現了產業化生產應用,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打破了外資品牌的長期壟斷。

  另外,零部件領域近幾年一直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這主要得益于外資企業加大本地采購力度、零部件出口能力增強、大企業產品質量整合升級,以及后市場銷售追求品牌化等因素的拉動。

  新興市場的增長,一方面說明企業跟隨種植業結構的調整而調整農機產品結構布局,另一方面說明企業研發、生產重點開始轉向農業機械化薄弱環節。

  企業應對之策

  2018年已然過去,2019年農機行業形勢依然嚴峻。農機企業面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技術創新能力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國四排放升級時間臨近等多重考驗。

  面對市場不景氣,寧學貴認為,企業的信心更重要。他建議企業堅持在新產品、新市場中尋求技術創新;堅持在裝備和工藝升級上下功夫,提高制造能力;緊抓渠道建設,控制好經營成本,零部件龍頭企業能夠實現逆勢增長,拖拉機等大眾化產品則可實現突圍,進一步完善和提升產業鏈的整合。

  其實,2019年,政策環境對企業來說還是非常好的。2018年底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給低谷中的農機行業以極大的信心,是行業發展的重大利好。

  2019年的中央1號文件,更是蘊藏著農機的多種發展機會,如重型農機、油菜種收機械、節水灌溉機械、畜牧機械、農業廢棄物利用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薄弱環節適用農機和智能農機等。

  種種跡象表明,低位徘徊中的農機行業,已經迎來了回暖的曙光,相信在未來的3~5年,農機行業一定能走出低谷,站在一個新的更高質量的發展平臺上,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http://www.zhiguker.com/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