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九九久久精品,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關注微信
小程序

甘蔗收獲機械化:“越南砍刀”能否保住**后的尊嚴?

作者:農機界 蘇二七 本站發布時間:2017年12月15日 收藏

  你可知道,在蔗區有一種收獲甘蔗的工具叫“越南砍刀”嗎?這種刀除了能砍削功能外,還具有一個特殊本領,在刀把處設計了一個可開閉的圓孔,只要將甘蔗從頂部穿進并抽拉,就能將遮葉方便地剝除。據說,因為從越南傳入而得名。

  你可還知道,“砍工”是干什么的嗎?這是蔗區在收割甘蔗時對雇工的稱呼。一個砍工手持一把“越南砍刀”,分三步:先將甘蔗齊地砍倒,再將遮葉剝去,然后切去蔗梢,就完成一根甘蔗的采收工作。“一個好體力的砍工,一天**多可以收割0.8噸,一畝地平均畝產6噸,一個砍工要干上大約8天。”來賓市鳳凰鎮蔗農黃先生說。

  這就是我國蔗區甘蔗收獲現狀的寫照,砍斷、剝葉、切梢、收集、捆綁、裝車、運輸,各個環節都是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作業方式原始,多少有點“刀耕火種”的味道。在現階段我國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甘蔗收獲機械化成為甘蔗全程機械化之路上一道攔路虎。

  來賓市是2002年剛剛建立的一個地市級新興城市。接站司機譚先生介紹說,這是一片流蜜的土地。的確,當汽車行走在柳州白蓮機場到來賓的柳南高速上,只見道路兩旁成片甘蔗,甚至難見樹木。真是不到來賓,不知道“蔗海”的含義,活脫脫一個甘蔗王國。而這一景象,僅僅是廣西甘蔗面積的冰山一角。

  據官方數據,2017年來賓市甘蔗種植面積175.3萬畝,占全國的10%左右,占廣西的16%左右。同樣是官方數據,廣西糖料蔗種植面積1200多萬畝,連續7年糖料蔗產量和食糖產量均占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但是,廣西甘蔗收獲機械化水平低的可憐,2016/2017榨季只有8%。

  為什么呢?為什么呢?我們號稱世界農機制造大國,為什么甘蔗收獲機械化水平只有個位數?到底難在哪里?

  于是有了一探究竟的沖動。在來賓市舉辦的2017甘蔗機械博覽會上,基本上集中了目前甘蔗收獲機械的研發現狀和水平,共展出十幾種甘蔗聯合收獲機型。從收獲方式上看,有整桿式和切斷式。從品牌來看,有約翰迪爾、凱斯等洋品牌;國內品牌方面,傳統農機板塊只見到中聯重機。但是,工程機械等板塊新面孔不少,如:柳工、神譽重工、國拓重工、柳州賽福、洛陽辰漢等;此外,還有一些中小品牌,多集中在廣西本土、山東、湖北等地。

  一個感覺是,經過短短幾年的發展,國內品牌陣營快速成長,產品有了市場細分,高中低端機型格局顯現,市場硝煙依稀可見。

  從博覽會展出信息看,切斷式是國際流行的產品,技術相對成熟,國內機型也不少。既然不缺裝備,那么,問題又出在哪里呢?

  首先,糖產業鏈各環節的匹配問題。國際上主流甘蔗收割機都是切斷式,但是切斷式有個致命短板,含雜率高,甚至有部分泥土。這樣,就需要糖廠配建清選設備,否則將影響蔗糖品質。拿來賓市來說,全市有14個糖廠,設備改造資金不是個小數目,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因此,現階段糖廠就不可能收切斷式甘蔗。

  第二,糖廠榨糖工藝問題。目前傳統工藝的開榨并非連續24小時作業,糖廠需要存放收來的甘蔗,集中分時開炸。而甘蔗切斷以后,必須在24小時開榨,否則將變質。這也是糖廠不愿意收切斷式的原因。此外,還有個說不出口的秘密,每當榨季來臨,大量甘蔗集中上市,糖廠收誰的不收誰的,就看糖廠的臉色了。

  以上算是終端問題。其實,中端也有許多難題沒有理順。

  第三,機器對付倒伏問題效果仍不十分理想。這是機器收割要面對的共性問題。當七八月份臺風吹過后,甘蔗的倒伏率十分嚴重,與其它收獲機械不一樣的是,甘蔗收割機首先要解決倒伏問題,否則,不管多牛的品牌必將灰頭土臉。目前,對付倒伏的手段大同小異,即:扶蔗輥、分蔗輥和側刀的相互配合,扶蔗輥將倒伏的甘蔗從地面扶起,分蔗輥用以分離相鄰行相互纏繞的甘蔗,側刀切斷相鄰行相互纏繞的遮葉,避免蔗根被連根拔起。所不同的是,各品牌的參數和匹配各有各的秘方。從現場演示看,雖然都是“兩輥一刀”在轉動,品牌之間應對倒伏的效果確實差異很大。

  第四,在宿根蔗地機械作業隊來年出苗有影響。其中有兩個指標衡量:一是蔗蔸破頭率,目前的現狀是機器仍大于人工,人工大約10%,機器大概不到20%;二是留茬高度難以掌握,理論上割臺采用仿地技術,割刀入土貼地,實際上丘陵地區坡地面積大,留茬高度很難做到一致,局部10-15cm現象很普遍。由于甘蔗是種一年收三年,這樣對于宿根蔗地來說,來年高位芽出苗率就會增加,甘蔗容易倒伏,或是廢苗,蔗蔸暴露在空氣中也容易感染黑穗病。另外,機器很容易把土帶入果箱使含雜率提高。

  此外,成本費用也是一個核心因素。雖然切斷式技術相對成熟,但是價格高,在現階段傳統種植模式占主導的情況下,推廣難度較大,糖廠技術改造也不是一蹴而就,蔗區接受需要有個過程,感覺是處于市場導入期。既然切斷式暫時水土不服,那整桿式呢?正好老板們也是這么想的。

  記憶中的整桿式多以分段收獲低端產品,至于聯合收獲機那還是“星星之火”,而在這次博覽會上,似乎“可以燎原”了。在展出的十幾機型中,《農機之家》記者帶著問題重點看了中聯谷王AZ40、勁工4GS-1、國譽4GL-1-Z92A等三款產品。印象是,整桿式的產品研發之快,明顯得益于農機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零部件配套體系的完善。

  本次博覽會正逢新榨季,《農機之家》記者有幸在鳳凰糖廠看到,蔗農送來的甘蔗都是整桿,無一例外。一個感覺油然而生,隨著整桿式機械的技術成熟,甘蔗收獲機械化獲將迎來一輪快速發展。之所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基于以下兩個基本點。

  一是產品技術進入成熟期。從博覽會提供的信息看,蔗農可選的機型多了,市場上高中低端產品格局已經形成,可以適應不同層次蔗農的需要。而高端機型的技術水平和作業適應性,與切斷式的國際水平越來越接近。

  其實,從產品研發分析,整桿式比切斷式要解決更多的技術難題,例如:中聯谷王AZ40,其輸送裝置采用的是一種叫做浮動變徑通過技術,堵塞能自動報警并清理,剝頁、斷尾機構采用的是高強度復合材料,就是說必須保證甘蔗柔性通過,不能有任何擠壓或損傷,否則不成壓榨了嗎?

  整桿式的集料裝置,比起切斷式的果料箱也要復雜的多。因為要把長達5米的甘蔗收集起來,并隨收割機一起跑,位置就是一個難題。固定裝置會增大機器的體積,浮動則造成機器的不穩定性。矛盾如何解決?谷王AZ40創造性的180°旋轉自平衡,在工作時料箱始終保持水平,料箱提升高度可達3米以上,收集的甘蔗可直接倒入運輸車中,減少了田間輔助轉運車輛。

  甘蔗是區域性作物,只分布在廣西、云南、廣東、海南、福建等省區的部分地區,甘蔗機在農業機械中其實也只能算是小眾產品,市場容量有限,預測未來5-10年,甘蔗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進入這個領域的傳統農機企業只有中聯重科一家,估計也不會太多企業冒然決策。

  《農機之家》記者的基本判斷是,能夠在未來甘蔗機市場有一拼的,一定是在傳統收獲機械領域具有深厚技術積累的企業。從中聯谷王產品系列化經驗看,其行走裝置、動力系統、液壓裝置、電控系統等,顯然借鑒其谷物機和玉米機的成熟技術以及關鍵零部件配套系統。

  二是政策驅動市場。甘蔗收獲機械化已經上升到國家層面。2015年5月,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實施《糖料蔗主產區生產發展規劃(2015—2020年)》,在廣西建設500萬畝優質高產高糖糖料蔗核心基地,簡稱“雙高”基地建設,重點突破機收環節。2017年6月,農業部、發改委、財政部、工信委聯合印發《推進廣西糖料蔗生產全程機械化行動方案(2017-2020年)》,提出500萬畝“雙高”基地糖料蔗生產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機收水平達到50%,帶動蔗區收獲機械化率提高到16%的目標。

  這就是說,國家把“雙高”基地作為示范區,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帶動甘蔗機收水平提高,以此優化甘蔗產業鏈,提升甘蔗生產競爭力,增加蔗農收入,實現與國際接軌。要說的是,這個事已經是我國農機化領域的頭等大事之一,政策驅動市場的結構,正在改變傳統的甘蔗種植模式。

  鳳凰鎮萬畝“雙高”糖料蔗生產農業示范區是2016年開始建設,由5個片區組成。《農機之家》記者在黃安片區調查了解到,“雙高”基地有嚴格的準入門檻:地塊連片200畝以上,自然條件好,水源、土壤、質地滿足條件,地面坡度小于15度。建設“雙高”基地土地整地是首要條件,政府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鼓勵政策,同時,求種植良種化、生產機械化、水利現代化、管理規模化“五化”特色方案。

  事實是,“雙高”正在顛覆傳統。《農機之家》記者看到,黃安片區正在推廣2.1米大行距種植,這是為了滿足種植、中耕施肥、噴藥、收獲等環節全程機械化的要求;不言而喻在農藝上,滿足了甘蔗分蘗期生產空間的需要。另一項措施是,推廣單芽種植技術,就是將蔗種切割成單芽,浸泡藥水消毒后再種植。據介紹,單芽種植可以節省50-60%的蔗種,一畝地可以節約蔗種0.6噸;而且,在發芽率、蔗苗生長有效率高達88%,比傳統高出23個百分點。“我有30畝地參加‘雙高’,如果水肥管理到位,畝產可以達到8噸。”黃安鎮蔗農葉先生這樣告訴《農機之家》記者。

  為了發揮引導作用,“雙高”示范區采取補貼的辦法。機械收割指導價120元/噸,其中,糖廠補貼10元/噸,市縣政府補貼30元/噸,蔗農實際承擔80元/噸,就可以一條龍完成甘蔗的收割、轉運、裝車、運輸環節。由于農村人口的減少,人工收割費用連年居高不下:160-200元/噸,其中,砍工費120元-150元/噸,由于勞動效率低,每工每天只能干0.8噸,至少100元/天;搬運歸堆費30元/噸;裝車費20元/噸;購買麻繩、水等其他費用10元/噸。

  蔗農一旦從中嘗到甜頭,也就會一步一步改變他們的傳統思維模式。目前“雙高”的示范作用開始顯現:不僅是降低勞動成本,減少了成本投入,為高產打下基礎,甘蔗生產收獲機械化將水到渠成。而越南砍刀的“退役”一定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許只有收藏在博物館,才能保住**后的尊嚴。

  圖1:蔗農叫“越南砍刀”,據說從越南傳入而得名

  圖2:2017中國甘蔗機械化博覽會作業演示現場

  圖3:來賓市鳳凰鎮萬畝“雙高”糖料蔗生產農業示范區——黃安片區

  圖4:中聯谷王AS60甘蔗機現場作業

  圖5:約翰迪爾CH530新型甘蔗機現場作業

分享到:
新聞來源地址:
  • 暫無評論
加載更多